back_img

制袍字赐狄仁杰

[唐代]武则天

敷政术,守清勤。
升显位,励相臣。

制袍字赐狄仁杰译文

制袍字赐狄仁杰赏析

女皇的《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一诗短小精悍,寥寥12字,达到了褒奖勋臣,树立典型,驾驭臣下的目的。

这是指公元696年,在契丹攻陷冀州的危机时刻,狄仁杰调任魏州刺史,以民生为要,提振军民退敌信心,兵不血刃使得契丹退兵,深得百姓爱戴,为其立了生祠;同时龙颜大悦,擢升其为幽州大都督,并亲笔在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便收录在《全唐诗》中,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四句十二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励大臣们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狄仁杰的勤勉施政,又对狄仁杰给予厚望,成为武则天心目中选拔高管的标准版本。狄仁杰不负皇帝的褒奖,忠于皇室,为李氏、武氏均能竭心尽力;在治理民生方面,后人评价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难怪狄仁杰故去,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展开
收起

制袍字赐狄仁杰翻译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武则天

武则天[唐代]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 《唐享昊天乐·第六》
    昭昭上帝,穆穆下临。
    礼崇备物,乐奏锵金。
    兰羞委荐,桂醑盈斟。
    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 《制袍字赐狄仁杰》
    敷政术,守清勤。
    升显位,励相臣。
  • 《唐享昊天乐·第九》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蘋藻敬荐翘襟。
  • 《唐明堂乐章·角音》
    出震位,开平秩。
    扇条风,乘甲乙。
    龙德盛,鸟星出。
    荐珪篚,陈诚实。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辞。长歌行》
    李白李白〔唐代〕
    桃李得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 《赠萧韡》
    陈峤〔唐代〕
    一寸功名心已灰,翩然解组赋归来。
    中兴天子登耆旧,二十余年挽不回。
  • 《舞曲歌辞·霓裳辞十首》
    王建王建〔唐代〕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
    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
    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
    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
    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
    弦索扌从扌从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
    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
    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
    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
    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
    应是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
    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
    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
    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
    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
  • 《与崔渥冥会杂诗》
    湘妃庙湘妃庙〔唐代〕
    万里同心别九重,定知涉历此相逢。
    谁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苍梧徇玉容。
    春鸟交交引思浓,岂期尘迹拜仙宫。
    鸾歌凤舞飘珠翠,疑是阳台一梦中。
    鸾舆昔日出蒲关,一去苍梧更有还。
    若是不留千古恨,湘江何事竹犹斑。
    愁闻黄鸟夜关关,沩汭春来有梦还。
    遗美代移刊勒绝,唯闻留得泪痕斑。
    方承恩宠醉金杯,岂为干戈骤到来。
    亡国破家皆有恨,捧心无语泪苏台。
    桃花流水两堪伤,洞口烟波月渐长。
    莫道仙家无别恨,至今垂泪忆刘郎。
    泾阳平野草初春,遥望家乡泪滴频。
    当此不知多少恨,至今空忆在灵姻。
    目断魂销正惘然,九疑山际路漫漫。
    何人知得心中恨,空有湘江竹万竿。
    常说仙家事不同,偶陪花月此宵中。
    锦屏银烛皆堪恨,惆怅纱窗向晓风。
  •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
    韦元旦〔唐代〕
    云物开千里,天行乘九月。
    丝言丹凤池,旆转苍龙阙。
    灞水欢娱地,秦京游侠窟。
    欣承解愠词,圣酒黄花发。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