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蚕妇

[唐代]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蚕妇译文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从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百花盛开季节养蚕忙煞人。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便会冻死富家太太小妞们。

蚕妇注解

1
晓夕:早晚。
2
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采桑大忙的时候,因此说农家妇女“不闲身”。
3
不闲身:没空闲时间。
4
解:了解,懂得。
5
繁华事:指赏花之类的事。
6
杀:死,用在动词后边,表示程度。一作“煞”。
7
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一说指有权有势的人。后人遂以“黄金屋”指代富贵人家女子的居处。
展开
收起

蚕妇赏析

人们谈起写蚕妇的诗,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来鹄的《蚕妇》不像张俞的《蚕妇》那样,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而是先从蚕妇整日采桑养蚕的辛苦谈起。

“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问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从这一句诗中,表现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现了作者同情蚕妇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只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假设及由这一假设推论出来的结果清楚地说明封建社会谁养活谁这一根本问题。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所以能在“好花时节”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百花,正是由于这些蚕妇在此时“晓夕采桑”的结果。如果这些蚕妇此时也去做这些“繁华事”,那么,那些“黄金屋里人”只能被‘冻杀”。原来,这些“黄金屋里人”是由这些蚕妇养活的。此两句陡转笔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事实。

全诗笔致冷隽,构思深曲,耐人寻味,在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中,流露出了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运用通俗又略带诙谐的语言,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通过暗含的对比,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来鹄

来鹄[唐代]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 《云》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 《古剑池》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
    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 《鹭鸶》
    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 《闻蝉》
    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 《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猜你喜欢

  • 《秋千词·长长丝绳紫复碧》
    王建王建〔唐代〕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 《过楼观李尊师(一作过李尊师院)》
    卢纶卢纶〔唐代〕
    城阙望烟霞,常悲仙路赊。
    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
    犬吠松间月,人行洞里花。
    留诗千岁鹤,送客五云车。
    访世山空在,观棋日未斜。
    不知尘俗士,谁解种胡麻。
  •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送神》
    佚名〔唐代〕
    五声备奏,三献终祠。
    车移凤辇,旆转虹旗。
    礼周笾豆,诚效虔祗。
    皇灵徙跸,簪绅拜辞。
  • 《田家即事·蒲叶日已长》
    储光羲储光羲〔唐代〕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
    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
    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 《海·习坎疏丹壑》
    李峤李峤〔唐代〕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
    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
    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