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岸梅

[唐代]崔橹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岸梅译文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岸边的梅花含着情愫带着哀怨一枝枝盛开,饱满的花朵斜斜地倚着渔家短短的篱笆。

惹袖尚馀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行人的衣袖若是不小心沾染上,能再留存许久,像在跟人们诉说今年雨水丰沛。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刚刚盛开的时候与梁上的雕画相得益彰,还未落下就已惹得忧愁的玉笛声起。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过往的行人看到了就没有离开的意思了,解下船帆停靠在云烟笼罩的水滨为这梅花题诗。

岸梅注解

1
惹:染上
2
偏:特别,最
3
称:适合
4
烟浦:云烟笼罩的水滨

岸梅赏析

本诗是诗人行船偶遇岸边的梅花,被其扑鼻的香气吸引停船题诗。本诗前三句并未直接描写梅花的香气,而是通过写路人衣袖上久久未散去的清香来表现梅花清新且持久的香气,并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梅花的哀怨与愁苦,最后一句诗人其实是写的诗人自己,为岸梅停船题诗。本诗表面是写梅花,实际上也是表现了诗人历久弥新的清高、遗世独立之气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崔橹

崔橹[唐代]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崔橹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 《岸梅》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 《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
    醉时颠蹶醒时羞,麹糵推人不自由。
    叵耐一双穷相眼,不堪花卉在前头。
  • 《题云梦亭》
    薄烟如梦雨如尘,霜景晴来却胜春。
    好住池西红叶树,何年今日伴何人。
  • 《述怀》
    白首成何事,无欢可替悲。
    空余酒中兴,犹似少年时。
  • 《山路见花》
    晓红初拆露香新,独立空山冷笑人。
    春意自知无主惜,恣风吹逐马蹄尘。

猜你喜欢

  • 《和严谏议萧山庙十韵(旧说常闻萧管之声,因》
    吴融吴融〔唐代〕
    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
    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
    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
    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
    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
    岂知迁去客,自有复来兵。
    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
    近兼闻顺动,敢复怨徂征。
    日出天须霁,风休海自清。
    肺肠无处说,一为启聪明。
  • 《送郑务拜伯父》
    綦毋潜綦毋潜〔唐代〕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
    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
    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 《秋雁(一作虞世南诗)》
    褚亮褚亮〔唐代〕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
    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杜牧〔唐代〕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驳复仇议》
    柳宗元柳宗元〔唐代〕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
    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
    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
    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诛其可旌,兹谓滥;
    黩刑甚矣。
    旌其可诛,兹谓僭;
    坏礼甚矣。
    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何者?
    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
    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
    法其可仇乎?
    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
    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
    “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
    ”是惑于礼也甚矣。
    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
    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
    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
    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
    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
    “调人,掌司万人之仇。
    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
    仇之则死。
    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
    ”又安得亲亲相仇也?
    《春秋公羊传》曰:
    “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
    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
    ”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
    不爱死,义也。
    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
    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
    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
    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
    谨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