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北风行

[明代]刘基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北风行译文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的北风,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连耳朵都要掉了一样。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手持酒杯忧愁的看着帐外的飞雪。

北风行赏析

这是一首起眼绝句,第一句诗中“萧萧”说明风很大,而“北风”即北方吹来的风,北方吹来的风都是非常寒冷的,所以风很大,而且很冷。在这种环境之下,在城上守卫的将士(健儿),自然会很冷,冷到什么程度呢?冷到连耳朵都快被萧萧寒风吹落。所以第二句紧接着就写了守城将士在此种恶劣环境下的状况。在颈联中作者再次突出天气之寒冷,将军在帐篷中都还要穿着貂鼠大衣才能御寒。在这时候,将军面对这样的天气和环境也能能持酒望着帐外飞雪而已。尾联即将军的反应。

全诗通过对这种恶劣天气和环境的描写,对将士们的反应刻画,表达出了将士们行军打仗的艰辛,也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将士们的怜爱之情。

北风行翻译

注释
⑴北风行:乐府“时景曲”调名,内容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
⑵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⑶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⑷燕山:山名,在河北平原的北侧。轩辕台,纪念黄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
⑸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
⑹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
⑺鞞靫(bǐngchá):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⑻“焚之”句:语出古乐府《有所思》:“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⑼“黄河”句:《后 汉书 ·朱冯虞郑周列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反其意而用之。
⑽北风雨雪:这是化用《 诗经 · 国风 · 邶风 ·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句意,原意是指国家的危机将至而气象愁惨,这里借以衬托思妇悲惨的遭遇和凄凉的心情。裁,消除。
白话译文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着她丈夫的到来。她的夫君到长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长城那个地方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展开
收起

北风行译文

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的北风,
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连耳朵都要掉了一样。
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
手持酒杯忧愁的看着帐外的飞雪。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基

刘基[明代]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旅兴》
    寒灯耿幽暮,虫鸣清夜阑。
    起行望青天,明月在云端。
    美人隔千里,山河淼漫漫。
    玄云翳崇冈,白露雕芳兰。
    愿以绿绮琴,写作行路难。
    忧来无和声,弦绝空长叹。
  • 《绝句》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 《古戍》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 《感怀》
    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
    凄凄侯虫鸣,呖呖宾鸿惊。
    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
    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声。
    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 《感怀》
    驱车出门去,四顾不见人。
    回风卷落叶,飒飒带沙尘。
    平原旷千里,莽莽尽荆榛。
    繁华能几何,憔悴及兹辰。
    所以芳桂枝,不争桃李春。
    云林耿幽独,霜雪空相亲。

猜你喜欢

  • 《吴下人诗》
    明无名氏明无名氏〔明代〕
    仆夫不识路,踌躇路傍久。
    寒风吹衣襟,落日照马首。
  • 《陪蒲涧诸公游石湖》
    文徵明文徵明〔明代〕
    杜若洲西宿雨过,行春桥下长跼芜。
    青松四面山围寺,白鸟双飞水满湖。
    故垒春归空有迹,扁舟人远不堪呼。
    相看不尽兴亡恨,落日长歌倒玉壶。
  • 《杨柳歌送唐仲秩》
    〔明代〕
    江南二月时,杨柳绿华滋。
    高台不知数,台边千万树。
    萦堤夹岸相映新,摇曳朱门翳美人。
    翠楼丝丝争媚日,黄鹂树树学啼春。
    啼春不住高下飞,金梭乱掷流黄机。
    又如织女机初断,千丝万丝分历乱。
    旋作东郊一片阴,雨中浅浅烟中深。
    迤逦青绡合步障,缠绵缕带结同心。
    青绡步障大道傍,同心缕带春风香。
    佳人玉笛青楼远,公子金羁白日长。
    旗亭百座空中晓,嫩叶柔枝亘缭绕。
    碧玉蛾眉怎斗妍,小蛮腰肢徒袅袅。
    君不见楚王宫里花盈盈,千容万态学未成。
    春心不死怨犹在,只今尽逐东风生。
    灞陵桥,章台路,异代风流那得顾。
    章台旧日花如雪,灞陵古来多送别。
    眼前景物不得将,何以赠君天一方。
    好向枝头惜春色,莫待伤心秋草黄。
  • 《渔阳老妇歌》
    周忱周忱〔明代〕
    渔阳老妇白发多,去年归自斡难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众推许。
    父母求婚来大都,朱门许嫁不须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枢副。
    当时误信媒妁言,论财竟作偏房妇。
    含羞俯首半载余,天上兵来北击胡。
    百口仓皇夜出塞,散入匈奴部落居。
    偷生强欲随风土,旋绾盘头学胡语。
    区脱沙中逐井泉,琵琶马上调歌舞。
    岂无肉食充黄粱,亦有酥酪为酒浆。
    族类不同天性异,触物时时怀故乡。
    况当夫死子尚幼,风沙易得红颜丑。
    归心一片竟谁知,绝漠穷荒零落久。
    前年天子亲北征,单于纳款烟尘清。
    往来信使无虚月,老身遂得离边庭。
    提携二子到乡邑,村墟改变无亲戚。
    吞悲暗忆别家时,别时十七今七十。
    角尖高帽窄衣裳,半臂珠络红缨长。
    儿童乍见皆掩笑,元季都人同此妆。
    今日官家有恩例,给与牛羊赐田地。
    太平衣食足耕桑,且保白骨埋渔阳。
    独惜生来命何薄,虚掷春光向沙漠。
    寄语邻家窈窕娘,早嫁无如故乡乐。
  • 《五十篇》
    冯梦祯冯梦祯〔明代〕
    富贵仍多忧,贫贱未足卑。
    灵龟恋泥中,雄鸡惮为牺。
    李斯具五刑,牵犬一何悲。
    陆机西入洛,听鹤乃无期。
    无才足完身,功高迹反危。
    所以贤达人,未老先拂衣。
    ¤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