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狱中题壁

[清代]谭嗣同

wàngméntóuzhǐzhāngjiǎn
rěndàigēn
héngdāoxiàngtiānxiào
liúgāndǎnliǎngkūnlún
查看更多 ∨

狱中题壁翻译

注释
⑴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 汉书 ·张俭传》。
⑵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事见《 后汉书 ·杜根传》。
⑶横刀:屠刀,意谓就义。
⑷两昆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 康有为 和浏阳侠客大刀王五;其二为“去”指康有为(按: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潜逃出京,后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白话译文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 梁启超 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展开
收起

狱中题壁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
希望你们能像东汉时的杜根那样,忍死求生,坚持斗争。
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
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注释
⒈张俭(jiǎn):东汉末年,张俭因弹 劾宦官,反被诬为结党营私,在困迫中逃亡,看到有人家就进去躲避,一路上受人保护
⒉东汉时,杜根曾上书要求邓太后把政治权交给安帝。太后大怒,命人把杜根装入袋中摔死,执法者同情他,让他逃过一劫。太后死后,他又复官。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未能上书太后,请其归政光绪,有愧杜根。
⒊谭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新党既不宜逃,又不宜谏,只有诉诸武力。今所谋既不成功,谭视死如归,亦甘之如饴。
⒋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⒌选自《谭嗣同全集》。谭嗣同,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展开
收起

狱中题壁鉴赏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翟南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意思。—— 此诗颇近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我为什么这样解?因为我认为,解诗不能仅着手于词字,更要着手于诗的总体寓意,并且要尤其着手于诗人写作该诗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这样一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表达正义呼声和抒说自我胸怀的作品,更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和心情、心境出发去仔细揣摩。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谭嗣同

谭嗣同[清代]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 《牡丹佛手画幛七绝》
    妙手空空感岁华,天风吹落赤城霞。
    不应既识西来意,一笑惟拈富贵花。
  • 《角声》
    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
    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 《除夕感怀》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 《除夕感怀》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 《别意》
    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
    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
    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
    缆祛泣将别,芳草青且歇。
    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
    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
    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
    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
    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
    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
    为君歌,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猜你喜欢

  • 《长相思·春景》
    商景兰商景兰〔清代〕
    芳草齐。
    鹧鸪啼。
    满院花光傍竹篱。
    行行日已西。
    柳条长,宝马嘶。
    问尔王孙归未归。
    楼高望转迟。
  • 《凄凉犯·为友人咏枕》
    李符李符〔清代〕
    翠针绣罢,吴绫窄、蝶栖并蒂花蕊。
    碎搓碧艾,玉纤装就,綵丝缝细。
    兰闺密意。
    愿长是、罗帏并倚。
    又谁知、双鸾轻别,抱向客窗睡。
    暗坠钗梁处,灯照孤眠,不堪重记。
    郁金油涴,剩桃鬟、旧痕香腻。
    一半红棱,惯留待、人来梦里。
    怨楼角、月斜晓箭又惊起。
  • 《春游曲·春游好,最好白堤边》
    张景祁〔清代〕
    春游好,最好白堤边。
    浅草泥松靴凤涴,落梅风急纸鸢颠。
    裙带一丝牵。
  • 《赠别李梅庵同年》
    〔清代〕
    客里招寻许更过,城南花药讨春多。
    悲欢离合有如此,历落嵚奇无奈何。
    四海与君同意气,百年相见苦蹉跎。
    买山旧约终须践,拟脱朝衣制芰荷。
  • 《浪淘沙·无事卷帘旌》
    〔清代〕
    无事卷帘旌。
    微雨初晴。
    牡丹才放已清明。
    结伴踏青香满路,风送花迎。
    堤柳密藏莺。
    时弄新声。
    归来双袖觉寒生。
    听的玉笼鹦鹉唤,何处吹笙。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