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

[清代]曹雪芹

dàoshìjīnliángyuán
ǎnzhīniànshíqiánméng
kōngduìzhuóshānzhōnggāoshìjīngyíngxuě
zhōngwàngshìwàixiānshūlín
tànrénjiānměizhōngjīnfāngxìn
zòngránshìméiàn
dàonánpíng
查看更多 ∨

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翻译

【注释】:
这支曲子是以贾宝玉的口气写的,它明确地抒发了对钗、黛的不同思想感情。贾宝玉和林黛玉虽不得结合为夫妻,却终生互相怀念,说明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反对封建礼教,鄙弃功名利禄;贾宝玉和薛宝钗同床异梦,冷漠无情,说明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志趣。贾宝玉敢于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安排的"金玉良缘",而永远忠于"木石前盟",说明他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民主自由思想。他不满意命运的摆布,尽管贾母给他安排了锦衣玉食,尽管薛宝钗对他"齐眉举案",百般顺从,但他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懑","到底意难平"!他认为,"金玉良缘",不仅是"美中不足",而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悲痛地感叹人生,控诉社会,恨不能把积郁在内心的深沉感情统统发泄出来!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猜你喜欢

  • 《养疴杂诗·一声长啸海天空》
    黄遵宪黄遵宪〔清代〕
    一声长啸海天空,声浪沈沈入海中。
    又挟馀声上天去,天边嘐唳一归鸿。
  • 《家居集兴·芸窗十载我何堪》
    许传霈〔清代〕
    芸窗十载我何堪,漫道何堪亦自甘。
    壁立未空书满架,儒餐不薄菜盈篮。
    读馀时益趋庭训,客到犹欣剪烛谈。
    闭户浑忘尘世事,青春閒过月将三。
  • 《浪淘沙·凉月二分残》
    张景祁〔清代〕
    凉月二分残。
    圆缺谁看。
    繁镫渐远渐阑珊。
    独有凤箫声不断,还在前山。
    夜久莫凭栏。
    风露漫漫。
    满身香雾縠衣单。
    料得锦帷眠惯早。
    可耐轻寒。
  • 《山塘杂诗·中酒春宵怯薄罗》
    黄景仁黄景仁〔清代〕
    中酒春宵怯薄罗,酒阑春尽系愁多。
    年年到此沈沈醉,如此苏州奈若何。
  • 《惜黄花慢·重阳后,连夜荔湾看月》
    陈洵〔清代〕
    旧月东篱。
    傍素怀又堕,林密人稀。
    故宫秋好,自饶胜赏,重阳过也,怎道佳期。
    更消几个黄昏待,去情尚、依约宫眉。
    露未晞。
    数枝泪菊,如梦桥扉。
    屏风画幅流离。
    奈镜边遍倚,不似渔矶。
    鬓丝低看,江湖更远,疏星仰见,风雨仍希。
    暗尘不到高寒处,淡阑槛、霜色微微。
    细漏移。
    夜窗定怨归迟。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