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临洞庭上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

yuèshuǐpíng
hánhùntàiqīng
zhēngyúnmèng
hànyuèyángchéng
zhōu
duānchǐshèngmíng
zuòguānchuídiàozhě
yǒuxiànqíng
查看更多 ∨

临洞庭上张丞相赏析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展开
收起

临洞庭上张丞相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只能。
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猜你喜欢

  • 《湘夫人祠(即黄陵庙)》
    杜甫杜甫〔唐代〕
    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
    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
    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蘋.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
  • 《寻九华王山人》
    杨夔〔唐代〕
    下马扣荆扉,相寻春半时。
    扪萝盘磴险,叠石渡溪危。
    松夹莓苔径,花藏薜荔篱。
    卧云情自逸,名姓厌人知。
  • 《读杜工部集·甫也道亦丧》
    贯休贯休〔唐代〕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
    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
    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
    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 《江陵道中》
    王建王建〔唐代〕
    菱叶参差萍叶重,新蒲半折夜来风。
    江村水落平地出,溪畔渔船青草中。
  •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钱起钱起〔唐代〕
    能清谢脁思,暂下承明庐。
    远山新水下,寒皋微雨馀。
    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
    笑指丛林上,闲云自卷舒。
    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
    处贵有馀兴,伊周位不如。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