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浩歌

[唐代]权德舆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
北风吹荷衣,萧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
鱼鸟乐天性,杂英互芬芳。
我心独何为,万虑萦中肠。
履道身未泰,主家谋不臧。
心为世教牵,迹寄翰墨场。
出处两未定,羁羸空自伤。
沈忧不可裁,伫立河之梁。
晚归茅檐下,左右陈壶觞。
独酌复长谣,放心游八荒。
得丧同一域,是非亦何常。
胡为苦此生,矻矻徒自强。
乃知杯中物,可使忧患忘。
因兹谢时辈,栖息无何乡。

浩歌译文

浩歌注解

1
浩歌:大声唱歌。

浩歌赏析

首四句写高山大海也会变化,人不论多么长寿,也会死。在亘古以来的时空中,一切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五至八句言借酒销愁。九至十二句写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愤懑。诗人认为当世没有平原君那样的贤主,只好买丝绣成平原君的像,洒酒祭奠他。最后四句言人生易老,既然不遇明主,索性及时行乐吧。一个普通的意思,在李贺的笔下,竟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诗题“浩歌”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即长歌、大声唱歌、纵情放歌之类。一般说来,写作这样的诗宜从叙事写景入手。但诗人不屑于蹈袭故常,偏从虚处落笔,一开始就把想象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幻象纷呈,雄奇诡谲,却又把沧海桑田的“意”婉曲而又鲜明地表达出来了。宋人刘辰翁评这首诗说:“从‘南风’一句便不可及,佚荡宛转,真侠少年之度。”(引自姚佺《昌谷集注解定本》)诗人用豪放的笔触,雄奇的景象,抒发自己凄伤的情怀,真是既“佚荡”,又“宛转”,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惊世骇俗的英气,所谓“侠少年之度”,指的就是这种非凡的气度。

三、四两句,一写仙界,一写尘世。传说王母种的遣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生实”。彭祖和巫咸则是世间寿命最长的人。当王母的遣树开花千遍的时候,彭祖和巫咸也不知死了多少次了。两相比照,见出生命的短促。长寿的彭祖和巫咸尚且不能久留人世,何况寻常之辈。这里有两个对比:一是把仙人与凡人相比,一是把凡人中的长寿者与普通人相比。前者见于字面,后者意在言外。这样层层比照、烘托,“人生几何”的命意更加显豁。

五至八句写春游时的情景,用的是反衬手法。先着力烘托春游的盛况。“青毛”句写马。马的毛色青白相同,构成钱形花纹的名叫“连钱骢”,是为名贵之马。骑在这样的马上,饱览四周的景色,真是惬意极了。初春的杨柳笼含淡淡的烟霭。眼前的一切是那么柔美,那么逗人遐想。后来大家下马休憩,纵酒放歌,欢快之至。而当歌女手捧金杯前来殷勤劝酒的时候,诗人却沉浸在冥思苦想之中了。他想到春光易老,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将逝如流水。“神血未凝身问谁”描述的正是这样一种意绪。

接着诗歌又由抑转扬,借古讽今,指摘时弊,抒发愤世嫉俗的情怀。“丁都护”或者像王琦所说,实有其人,并且是这次郊游宴乐的参与者(见《李长吉歌诗汇解》);或者当时有“丁都护嗜酒”的传说,诗人借以表达劝戒之意。“不须浪饮丁都护”,既是劝人,也是戒己,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怀才不遇就浪饮求醉,而应当面向现实,认识到世道沦落,英雄不受重用乃势所必然,不足为怪。诗人愈是这样自宽自慰,愤激之情就愈显得浓烈深沉。“世上”句中“无主”的“主”,影射人主,亦即当时的皇帝,以发泄对朝政的不满。“买丝”云云,与其说是敬慕和怀念平原君,毋宁说是抨击昏庸无道、埋没人才的当权者。表面写“爱”,实际写“恨”,恨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能和抱负,以致虚掷了黄金般的青春年华。

结束四句的内容与前面各个部分都有联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玉蟾蜍”是古代的一种漏壶。铜壶滴漏,声音幽细,用“咽”字来表现它,十分准确。另外,诗人感时伤遇,悲抑万端,这种内在的思想感情也借助“咽”字曲曲传出,更是传神。“此处通过具体的形象,揭示了“红颜易老”的无情规律。末二句急转直下,表示要及时行乐。“羞见秋眉换新绿”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要辜负眼前这位侑酒歌女的深情厚意;二是不愿让自己的青春年华白白流逝。既然世上没有像平原君那样识才爱士的贤哲,就不必作建功立业的非非之想。面对歌女、美酒、宝马、娇春,就纵情开怀畅饮吧。一个年方二十的男儿,正值风华正茂之时,不能这般局促偃蹇。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是从愤世嫉俗的感情派生出来的,是对黑暗现实发出的悲愤控诉。

这首畅叙胸臆的诗篇,造语奇,造境也奇,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诗人骑马踏青,面对大好的春光,本应产生舒适欢畅的感受。但偏偏就在此时,一种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像云雾般在心头冉冉升起。这种把欢乐和哀怨、明丽和幽冷等等矛盾着的因素糅合起来的现象,在李贺的诗歌里是屡见不鲜的,它使诗歌更具有神奇的魅力。此诗在结构上完全摆脱了由物起兴、以事牵情的程式。它先写“兴”,写由景物引起的神奇幻象。接着写春游,色彩秾艳,气韵沉酣,与前面的幻觉境界迥然不同,但又是产生那种幻觉的物质基础。诗人故意颠倒它们的先后次序,造成悲抑的气氛和起落的形势。

后面从“神血”句起都是抒发身世之悲的笔墨。它们与开头相适应,有力地表达了悲愤的情怀。全诗活而不乱,粘而不滞,行文的回环曲折与感情的起落变化相适应,迷离浑化,达到了艺术上完美的统一。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玉台体》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 《杂曲歌辞·乐府》
    光风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 《秋闺月》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
    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
    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 《古乐府》
    风光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随风柳絮轻,映日杏花明。
    无奈花深处,流莺三数声。
    兰桡画舸转花塘,水映风摇路渐香。
    任兴不知行近远,更怜微月照鸣榔。
    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
    粉署可怜闲对此,唯令碧玉泛流霞。
    枕上觉,窗外晓。
    怯朝光,惊曙鸟。
    花坠露,满芳沼。
    柳如丝,风袅袅。
    佳期远,相见少。
    试一望,魂杳渺。
    闲庭无事,独步春辉。
    韶光满目,落蕊盈衣。
    芳树交柯,文禽并飞。
    婉彼君子,怅然有违。
    对酒不饮,横琴不挥。
    不挥者何,知音诚稀。
    江春好游衍,处处芳菲积。
    彩舫入花津,香车依柳陌。
    绿杨烟袅袅,红蕊莺寂寂。
    如何愁思人,独与风光隔。
    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
    轻吹乍摇兰烛,春光暗入花钿。
    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
    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
    露洗百花新,帘开月照人。
    绿窗销暗烛,兰径扫清尘。
    双燕频惊梦,三桃竞报春。
    相思寂不语,珠泪洒红巾。
    雨歇风轻一院香,红芳绿草接东墙。
    春衣试出当轩立,定被邻家暗断肠。
    春风半,春光遍。
    柳如丝,花似霰。
    归心劳梦寐,远目伤游眄。
    可惜长安无限春,年年空向江南见。

猜你喜欢

  • 《喜喻凫至》
    姚合姚合〔唐代〕
    欲出心还懒,闲吟绕寝床。
    道书虫食尽,酒律客偷将。
    愁至为多病,贫来减得狂。
    见君何所似,如热得清凉。
  • 《咏灯·分影由来恨不同》
    徐夤徐夤〔唐代〕
    分影由来恨不同,绿窗孤馆两何穷。
    荧煌短焰长疑暗,零落残花旋委空。
    几处隔帘愁夜雨,谁家当户怯秋风。
    莫言明灭无多事,曾比人生一世中。
  • 《夜闲》
    元稹元稹〔唐代〕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
    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
    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
    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 《惆怅诗·李夫人病已经秋》
    王驾王驾〔唐代〕
    李夫人病已经秋,汉武看来不举头。
    得所浓华销歇尽,楚魂湘血一生休。
  •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
    杨巨源杨巨源〔唐代〕
    向年擢桂儒生业,今日分茅圣主恩。
    旌旆仍将过乡路,轩车争看出都门。
    人间文武能双捷,天下安危待一论。
    布惠宣威大夫事,不妨诗思许琴尊。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