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浣纱女

[唐代]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浣纱女译文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钱塘江边是谁的家乡呢?江上的女孩全部都漂亮如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好色的吴王统治时她们不敢出门,如今却毫无顾忌地到春江洗纱。

浣纱女注解

1
浣:洗濯 。
2
纱:棉、丝织物的通称。在今浙江。超过,胜过。特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夫差。不能出。因夫差好色,越王勾践曾献美女西施与他,以乱吴国之政。据说西施本是越国的一个浣纱女,故说“吴王在时不得出”。毫无顾忌,公开地。

浣纱女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十分迷人的图画:一群比鲜花还要美丽的女子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她们欢歌笑语,如花的脸庞映着碧绿的江水和水中的轻纱。诗的前二句写诗人在钱塘江畔看到了“胜花”的女子,情不自禁地问起这些女子是谁家的女儿,是从正面对钱塘女儿进行热烈赞美。其中,“是谁家”三字的用意并不是在询问这些女子是谁家的女儿,而是用反诘的方式来表达对钱塘女儿的赞美,充满了惊喜赞叹的感情;同时,诗人只用“胜花”二字写女子之美,简洁而形象。紧接着,诗人并不是顺势对女子的美做进一步的具体描绘,而是把笔宕开,引用历史故事对女子进行赞美,用浣纱将浣纱女与西施之联系起来的同时在同中求异,在异同之间略作点拨,在平白明快的话语中注入耐人品味的意蕴,表现浣纱女胜过西施的命运,显出巧妙和深曲,使全诗在赞美钱塘女儿的同时,又对历代的荒淫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丰富了全诗的内容。其中,“吴王在时不得出”一句在遗憾中传出对“公然来浣纱”的女子的庆幸,曲折深蕴而又留有空白;“公然”二字则不仅表现了女子们浣纱时的喜悦心情,还含着诗人对世事清平的由衷赞美。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答武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 《咏浣纱溪》
    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猜你喜欢

  • 《南中感怀》
    樊晃〔唐代〕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
    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姚鹄〔唐代〕
    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
    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
    古寺更何有,当庭唯折幢。
    伴僧青藓榻,对雨白云窗。
    暝色生前岭,离魂隔远江。
    沙洲半藜草,飞鹭白双双。
  • 《续古二十九首》
    陈陶陈陶〔唐代〕
    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
    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
    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
    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
    轩辕承化日,群凤戏池台。
    大朴衰丧后,仲尼生不来。
    大道归孟门,萧兰日争长。
    想得巢居时,碧江应无浪。
    矻矻蓬舍下,慕君麒麟阁。
    笑杀王子乔,寥天乘白鹤。
    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
    愁杀几少年,春风相忆地。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
    日晚欲有寄,裴回春风前。
    仙家风景晏,浮世年华速。
    邂逅汉武时,蟠桃海东熟。
    南国珊瑚树,好裁天马鞭。
    鱼龙不解语,海曲空蝉娟。
    周穆恣游幸,横天驱八龙。
    宁知泰山下,日日望登封。
    秦国饶罗网,中原绝麟凤。
    万乘巡海回,鲍鱼空相送。
    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
    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
    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隋炀弃中国,龙舟巡海涯。
    春风广陵苑,不见秦宫花。
    范子相句践,灭吴成大勋。
    虽然五湖去,终愧磻溪云。
    麟凤识翔蛰,圣贤明卷舒。
    哀哉嵇叔夜,智不及鶢鶋。
    战地三尺骨,将军一身贵。
    自古若吊冤,落花少于泪。
    楚国千里旱,土龙日已多。
    九谷竟枯死,好云闲嵯峨。
    汉家三殿色,恩泽若飘风。
    今日黄金屋,明朝长信宫。
    南园杏花发,北渚梅花落。
    吴女妒西施,容华日消铄。
    山鸡理毛羽,自言胜乌鸢。
    一朝逢鸑鷟,羞死南海边。
    秦家卷衣贵,本是倡家子。
    金殿一承恩,貂蝉满乡里。
    魏宫薛家女,秀色倾三殿。
    武帝鼎湖归,一身似秋扇。
    婵娟越机里,织得双栖凤。
    慰此殊世花,金梭忽停弄。
    学古三十载,犹依白云居。
    每览班超传,令人慵读书。
    雄剑久濩落,夜吟秋风起。
    不是懒为龙,此非延平水。
    朝为杨柳色,暮作芙蓉好。
    春风若有情,江山相逐老。
    景龙临太极,五凤当庭舞。
    谁信壁间梭,升天作云雨。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
    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 《庭槐·南方饶竹树》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南方饶竹树,唯有青槐稀。
    十种七八死,纵活亦支离。
    何此郡庭下,一株独华滋。
    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
    我家渭水上,此树荫前墀。
    忽向天涯见,忆在故园时。
    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树木犹复尔,况见旧亲知。
  • 《别杨埙》
    赵湘赵湘〔唐代〕
    此身偏似雁,南北但孤飞。
    久客难为别,穷秋况未归。
    去程寒雨细,留话夕阳微。
    试共江边立,疏砧又捣衣。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