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塞上

[唐代]高适

dōngchūlóngsāi
hàorán
tínghòulièwàn
hànbīngyóubèi
biānchénzhǎngběimíng
zhèngnán
zhuǎndǒucháng
qīnfēiyuǎn
wéijiāngjūn
ànjiéchūhuáng
zǒngróngsǎo
zhànqíndān
chánghuái怀gǎnxīn
yuànxiàozònghéng
jiànshéi
guānkōng
查看更多 ∨

塞上翻译

译文
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
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注释
鸣骹(xiāo):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
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
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

塞上赏析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习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写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末二句,写“征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蓝了。 因为是一首绝句,字数有限,诗中就难以面面俱到地展开一个全过程。诗人恰能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宋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柳开生活在北宋初年,宋诗尚未形成铺陈直述,以议论说理见著的特色。同样的内容,在欧阳修诗里却是“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的质直表现。后来苏辙出使辽国时,在《虏帐》诗中也是“舂粮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钓鱼射鹅沧海东”,“弯弓射猎本天性”(《栾城集》卷十六)的夹叙夹议。比较起来,柳开此诗犹有唐人风韵,空灵蕴藉,情辞丰腴。在以意趣气骨、拗折瘦劲取胜的宋诗中,也应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而柳开曾经“部送军粮至涿州”,“使河北”,“知代州”,又“徙忻州刺史”,并且“善射”、“倜傥重义”(《宋史·柳开传》),则又表明《塞上》诗写得如此成功,乃是与诗人身历其境,具有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唐代]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 《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 《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 《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猜你喜欢

  • 《题涟漪亭·槛底凝漪碧漫天》
    胡宿胡宿〔唐代〕
    槛底凝漪碧漫天,角巾东路主人贤。
    汀花照席供春醉,沙鸟窥帘伴昼眠。
    何必驭风追汗漫,不妨乘月弄潺湲。
    流杯若仿山阴事,兼有蛙声当管弦。
  • 《玩水禽·两两珍禽渺渺溪》
    韩偓韩偓〔唐代〕
    两两珍禽渺渺溪,翠衿红掌净无泥。
    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
    依倚雕梁轻社燕,抑扬金距笑晨鸡。
    劝君细认渔翁意,莫遣縆罗误稳栖。
  • 《酬崔使君寄麈尾》
    武元衡〔唐代〕
    贤人嘉尚同,今制古遗风。
    寄我襟怀里,辞君掌握中。
    金声劳振远,玉柄借谈空。
    执玩驰心处,迢迢巴峡东。
  • 《古树·古树枝柯少》
    张籍张籍〔唐代〕
    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
    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
    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雳新。
    若当江浦上,行客祭为神。
  • 《送王伦·春江日未曛》
    冷朝阳〔唐代〕
    春江日未曛,楚客酣送君。
    翩翩孤黄鹤,万里沧洲云。
    四方各有志,岂得常顾群。
    山连巴湘远,水与荆吴分。
    清光日修阻,尺素安可论。
    相思寄梦寐,瑶草空氛氲。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