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书边事

[唐代]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书边事译文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书边事注解

1
调角:犹吹角。
2
断:占尽。
3
戍楼:防守的城楼。
4
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
5
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
6
白日:灿烂的阳光。
7
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8
大漠:一作“大汉”。
9
穷边:绝远的边地。
10
蕃:指吐蕃。
11
情:心情。
12
似:一作“如”。
展开
收起

书边事背景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此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在上述情况之后。

书边事赏析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乔

张乔[唐代]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 《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 《再书边事》
    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
    分营夜火烧云远,校猎秋雕掠草轻。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
  • 《送何道士归山》
    身非绝粒本清羸,束挂仙经杖一枝。
    落叶独寻流水去,深山长与白云期。
    树临丹灶寒花疾,坛近清岚夜月迟。
    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
  • 《兴善寺贝多树》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
    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
    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
    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 《寄中岳颛顼先生》
    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
    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
    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猜你喜欢

  • 《胡山人归王屋因有赠》
    张籍张籍〔唐代〕
    转转无成到白头,人间举眼尽堪愁。
    此生已是蹉跎去,每事应从卤莽休。
    虽作闲官少拘束,难逢胜景可淹留。
    君归与访移家处,若个峰头最较幽。
  • 《送归中丞使新罗》
    皇甫曾〔唐代〕
    南巾宪衔恩去,东夷泛海行。
    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
    已变炎凉气,仍愁浩淼程。
    云涛不可极,来往见双旌。
  • 《夕次洛阳道中》
    崔涂崔涂〔唐代〕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韦应物韦应物〔唐代〕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 《题王处士郊居》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
    负郭田园九八顷, 向阳茅屋两三间。
    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
    一卧江村来早晚,著书盈帙鬓毛斑。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