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古诗十九首

[近现代]汉无名氏

shēngniánmǎnbǎi
chánghuái怀qiānsuìyōu
zhòuduǎncháng
bǐngzhúyóu
wéidāngshí
néngdàilái
zhěàifèi
dànwéihòushìchī
xiānrénwángqiáo
nánděng
查看更多 ∨

古诗十九首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

  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

  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

  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注释
(昼短夜苦长二句)“秉”,执也。“秉烛游”,犹言作长夜之游。
(来兹)因为草生一年一次,所以训“兹”为“年”,这是引申义。“来兹”,就是“来年”。
(费)费用,指钱财。
(嗤)轻蔑的笑。
(仙人王子乔二句)“王子乔”,古代传说中著名的仙人之一。“期”,待也,指成仙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待。

展开
收起

古诗十九首鉴赏

  思想意义

  从全诗来看,这首诗即以松快的旷达之语,对世间的两类追求者予以嘲讽。

  首先是吝啬聚财“惜费”者,生年不足百岁,却愚蠢到怀千岁忧,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 者的可笑情态。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文中的“游”与后文所提到的“为乐当及时”的“乐”都与常人理解的有异意,游及乐并不是那种酒肉池林,歌舞升平的放纵肉欲,是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把酒言诗,忘却失意不得志之情殇的一种积极健康的享受生活之乐。这种乐也是建立在热爱生活基础之上,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时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其实是对仰慕成仙者的嘲讽。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

  艺术特点

  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因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这首诗集以松快的旷达之语,给世间的两类追求者,兜头浇了一桶冷水。

  首先是对吝啬聚财的“惜费”者的嘲讽,它几乎占了全诗的主要篇幅。这类人正如《诗经·唐风》“山有枢”一诗所讥刺的:“子有衣裳,弗曳弗娄(穿裹着);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只管苦苦地聚敛财货,就不知道及时享受。他们所忧虑的,无非是子孙后代的生计。这在诗人看来,简直愚蠢可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纵然人能活上百年,也只能为子孙怀忧百岁,这是连小孩都明白的常识;何况还未必活得了百年,偏偏想忧及“千岁” ,真是愚不可及。开篇落笔,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 者的可笑情态,真是妙不可言。接着两句更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放情游乐也。把生命的白昼,尽数沉浸在放情游乐之中,已够耸人听闻的了,诗人却还“苦”于白昼太“短”,竟异想天开,劝人把夜晚的卧息时间,也都用来行乐,真亏他想得出来。夜晚黑灯瞎火,就怕败了游兴。诗人却早备良策:那就干脆手持烛火而游!——把放情行乐之思,表述得如此赤裸而大言不惭,这不仅在汉代诗坛上,就是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恐怕都算得上惊世骇俗之音了。至于那些孜孜追索于藏金窑银的守财奴,听了更要瞠目咋舌。这些是被后世诗论家叹为 “奇情奇想,笔势峥嵘”的开篇四句(方东树《昭昧詹言》)。它们一反一正,把终生忧虑与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鲜明地对立起来。

  诗人似乎早就料到,鼓吹这样的放荡之思,必会遭到世俗的非议。也并非不想享受,只是他们常抱着 “苦尽甘来”的哲学,把人生有限的享乐,推延到遥远的未来。诗人则断然否定这种哲学:想要行乐就得 “及时”,不能总等待来年。诗中没有说为何不能等待来年,其弦外之音,却让《古诗十九首》的另一首点着了:“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谁也不知道“来兹”不会有个三长两短,突然成了“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陈死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那时再思享乐,已经晚了。这就是在诗人世间“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的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从这一点看,“惜费”者的终日汲汲无欢,只想着为子孙攒点财物,便显得格外愚蠢了。因为他们生时的“惜费”,无非养育了一批游手好闲的子孙。当这些不肖子孙挥霍无度之际.不可能会感激祖上的积德。也许他们倒会在背底里,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二句,正如方廷珪所说:“直以一杯冷水,浇财奴之背”(《文选集成》)。其嘲讽辞气之尖刻,确有对愚者的“唤醒醉梦”之力。

  全诗抒写至此,笔锋始终还都针对着“惜费”者。只是到了结尾,才突然“倒卷反掉”,指向了人世的另一类追求:仰慕成仙者。对于神仙的企羡,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都干过许多蠢事。就是汉代的平民,也津津乐道于王子乔被神秘道士接上嵩山、终于乘鹤成仙的传说。在汉乐府中,因此留下了“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的热切呼唤。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见《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所以,对于那些还在做着这类“成仙”梦的人,诗人便无须多费笔墨,只是借着嘲讽“惜费”者的余势,顺手一击,便就收束:“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这结语在全诗似乎逸出了主旨,一下子岔到了“仙人”身上,但诗人之本意,其实还在“唤醒”那些“惜费”者,即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指出的:“仙不可学,愈知愚费之不可惜矣”。只轻轻一击,即使慕仙者为之颈凉,又照应了前文“为乐当及时”之意:收结也依然是旷达而巧妙的。

  这样一首以放浪之语抒写“及时行乐”的奇思奇情之作,似乎确可将许多人们的人生迷梦“唤醒”;有些研究者因此将这类诗作,视为汉代“人性觉醒”的标志。但仔细想来,“常怀千岁忧”的“惜费”者固然愚蠢;但要说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及时满足一已的纵情享乐,恐怕也未必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这种态度,大抵是对于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的无力抗议。从毫无出路的下层人来说,又不过是从许多迷梦(诸如“功业”、“名利”之类)中醒来后,所做的又一个迷梦而已——他们不可能真能过上“被服纨与素”、“何不秉烛游”的享乐生活。所以,与其说这类诗表现了“人性之觉醒”,不如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时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汉无名氏

汉无名氏[两汉]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 《古艳歌》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 《古绝句》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 《古绝句》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猜你喜欢

  • 《行辞新福歌》
    王粲王粲〔近现代〕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
    自古立功,莫我弘大。
    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
    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 《报孙会宗书》
    杨恽杨恽〔近现代〕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
    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
    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
    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庭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
    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
    君子游道,乐以忘忧;
    小人全躯,说以忘罪。
    窃自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末世矣。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
    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
    臣之得罪,已三年矣。
    田家作苦。
    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
    家本秦也,能为秦声。
    妇赵女也,雅善鼓瑟。
    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乌乌。
    其诗曰: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是日也,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诚滛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
    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
    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董生不云乎: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
    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
    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
    于今乃睹子之志矣!
    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 《叶公好龙》
    刘向刘向〔近现代〕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 《诗》
    王粲王粲〔近现代〕
    鸷鸟化为鸠。
    远窜江汉边。
    遭遇风云会。
    托身鸾凤间。
    天姿既否戾。
    受性又不闲。
    邂逅见逼迫。
    俛仰不得言。
  •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梁启超〔近现代〕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