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
荆棘郁蹲蹲。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拟行路难译文

拟行路难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沈得潜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鲍照

鲍照[南北朝]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发后渚》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 《拟行路难》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 《代东武吟》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 《学刘公干体》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猜你喜欢

  • 《小园赋》
    庾信庾信〔南北朝〕

      若夫一枝之上,巢夫得安巢之所;
    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
    嵇康锻灶,既煙而堪眠。
    岂必连洞房,南阳樊重之第;
    绿青锁,西汉王根之宅。
    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雨。
    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
    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陆机则兄弟同居,韩康则舅甥不别,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尔乃窟室徘徊,聊同凿坯。
    桐间露落,柳下风来。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
    有棠梨而无馆,足酸枣而无台。
    犹得敧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三两行,梨桃百余树。
    拔蒙密兮见窗,行敧斜兮得路。
    蝉有翳兮不惊,雉无罗兮何惧!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
    山为篑覆,地有堂坳。
    藏狸并窟,乳鹊重巢。
    连珠细茵,长柄寒匏。
    可以疗饥,可以栖迟,崎岖兮狭室,穿漏兮茅茨。
    檐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
    坐帐无鹤,支床有龟。
    鸟多闲暇,花随四时。
    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
    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鱼,三杆两杆之竹。
    云气荫于丛著,金精养于秋菊。
    枣酸梨酢,桃?
    李?
    落叶半床,狂花满屋。
    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
    试偃息于茂林,乃久羡于抽簪。
    虽无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
    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问葛洪之药性,访京房之卜林。
    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
    鸟何事而逐酒?
    鱼何情而听琴?
      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
    崔駰以不乐损年,吴质以长愁养病。
    镇宅神以霾石,厌山精而照镜。
    屡动庄舄之吟,几行魏颗之命。
    薄晚闲闺,老幼相携;
    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
    燋麦两瓮,寒菜一畦。
    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
    聚空仓而崔嗓,惊懒妇而蝉嘶。
      昔草滥于吹嘘,籍文言之庆余。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
    观受厘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摧直辔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
    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寸断。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百灵兮倏忽,光华兮已晚。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非淮海兮可变,非金丹兮能转。
    不暴骨于龙门,终低头于马坂。
    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 《新成安乐·遥看云雾中》
    萧纲萧纲〔南北朝〕
    遥看云雾中,刻桷映丹红。
    珠帘通晓日,金华拂夜风。
    欲知歌管处,来过安乐宫。
  • 《戏题刘孺手板诗》
    萧衍萧衍〔南北朝〕
    张率东南美。
    刘孺洛阳才。
    揽笔便应就。
    何事久迟回。
  • 《周五声调曲征调曲四》
    庾信庾信〔南北朝〕
    三光以记物成形。
    四时以裁成正位。
    雷风大山岳之响。
    寒暑通阴阳之气。
    武功则六合攸同。
    文教则二仪经纬。
    有道则咸浴其德。
    好生则各繁其类。
    白日经天中则移。
    明月横汉满而亏。
    能亏能缺既无为。
    虽盈虽满则不危。
    开信义以为苑囿。
    立道德以为城池。
    周监乎二代所损益。
    郁郁乎文其可知。
    庖牺之亲临佃渔。
    神农之躬耕稼。
    汤则救旱而忧勤。
    禹则正冠无暇。
    草上之风无不偃。
    君子之甿知可化。
    将欲比德于三皇。
    未始追踪于五霸。
  • 《咏画屏风诗三》
    庾信庾信〔南北朝〕
    停车小苑外。
    下渚长桥前。
    涩菱迎拥楫。
    平荷直盖船。
    残丝绕折藕。
    芰叶映低莲。
    遥望芙蓉影。
    只言水底燃。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