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王昭君

[南北朝]庾信

shì
huíwàngzhāoyáng
jìngshīlínghuāyǐng
chāichúquèyuèliáng
wéiyāochǐ
chuílèiyǒuqiānháng
绿shānchénghàn
hóngxiùqiūshuāng
biézhēnduōhèn
āixiángēngzhāng
查看更多 ∨

王昭君翻译

〔题解〕

这首诗称赞昭君出塞功不可没,充分肯定汉匈和亲,给双方带来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农牧业生产一片兴旺的景象,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

〔作者〕

张仲素,约769-819年,唐代诗人。字绘之。河间(今属河北省)人。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春闺思》、《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胡应麟《诗薮》说:“江宁( 王昌龄)之后,张仲素得其遗响,《秋闺》、《塞下》诸曲俱工。”《全唐诗》辑录其诗1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诗品〕

王昭君出塞和亲,对于她个人来讲,是个悲剧,远嫁异域,夫死从子;而从国家来讲,无疑是大好事,带来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历代歌咏王昭君的诗很多,有哀怨型的,如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有艳羡型的,如唐代 王睿《解昭君》:“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有论功型的,如郭润玉《明妃》:“漫道黄金误此身,朔风吹散马头尘。琵琶一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等等。张仲素的这首诗是一首颇有见识的歌咏昭君诗。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这两句写王昭君远嫁匈奴,促进了汉朝和匈奴的友好和和平。句中的“仙娥”,天宫中的仙女,此指王昭君。“下嫁”,指将王昭君嫁给匈奴首领。古时中原政权常自称“天朝”,把为和亲的女子嫁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称为“下嫁”,有低看少数民族首领的意思。“骄子”,“天之骄子”的省称,指匈奴。《汉书·匈奴传》云:“胡者,天之骄子也。”“同和”,见《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指光荣和尘污同等看待,转意指和平友好。这两句是因果句,因为王昭君嫁给了匈奴首领,才带来了和平友好的局面。从总体上充分肯定了汉朝的和亲之举和王昭君为两国的和平友好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这两句具体说明昭君远嫁、汉匈和亲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句中的“剑戟”,武器,也代指战士。“归田尽”,既指将战争的兵器化为田犁,用于农牧业生产;也指将作战的兵士解甲归田,从事农牧业生产。“尽”,没有的意思。这两句也是一个因果句,由于实行和亲,化干戈为玉帛,促进了边塞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说明和亲对塞内、塞外,汉匈双方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事实上,昭君出塞,汉匈和亲后,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诗人用一个“尽”、一个“多”,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赞誉情感。

这首诗是歌咏昭君远嫁、汉匈和亲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事,短短二十个字,把和亲的积极作用写得淋漓至尽。全诗语言精练,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诗人站在国家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人民的高度,看到和亲给两国带来的积极作用,一反过去文人墨客写昭君远嫁那种悲苦愁怨的情绪,从历史的事实出发,对昭君和亲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亦是这样认为,并作了具体的阐述:“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新中国创建者之一的 董必武,为王昭君题写了一首七绝,对历史的昭君作了总结性的评价,对昭君的思想、见识、行动作了赞颂。诗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由此看出,早在唐代就有这样见识 高明的诗人,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当然,诗人称昭君和亲为“下嫁”,还有着狭隘的民族意识,这是需要指出的。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455a201000a3f.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455a201000a3f.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url]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庾信

庾信[南北朝]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和侃法师》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
  • 《奉和山池》
    乐宫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 《咏梅花》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 《咏怀》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 《咏怀》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猜你喜欢

  • 《同咏乐器琴》
    谢朓谢朓〔南北朝〕
    洞庭风雨干。
    龙门生死枝。
    雕刻纷布濩。
    冲响郁清危。
    春风摇蕙草。
    秋月满华池。
    是时操别鹤。
    淫淫客泪垂。
  • 《子夜四时歌冬歌二》
    萧衍萧衍〔南北朝〕
    别时鸟啼户。
    今晨雪满墀。
    过此君不返。
    但恐绿鬓衰。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谢朓〔南北朝〕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采菱歌》
    鲍照鲍照〔南北朝〕
    暌阔逢暄新。
    凄怨值妍华。
    愁心不可荡。
    春思乱如麻。
  • 《夏歌·江南莲花开》
    萧衍萧衍〔南北朝〕
    江南莲花开。
    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
    藕异心无异。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