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重别周尚书译文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阳关与故国相隔万里之遥,年年盼望却至今不能南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只有黄河岸边南来的大雁,秋天一到仍可以自由南飞。

重别周尚书注解

1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朝时地属边陲,这里代指长安。
2
万里:指长安与南朝相去甚远。
3
一人:庾(yǔ)信自指。
4
河:指黄河。
5
南向:向着南方。

重别周尚书赏析

诗的开头写自己独留长安不得南返的悲哀。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庾信在这里是借用,因为阳关已成了“大道”的代称,如同我们把“阳关道”与“独木桥”对举。诗中的“阳关万里道”是喻指长安与金陵之间的交通要道。下旬“不见一人归”的“一人”指庾信自己而言,这二句说在长安至金陵的阳关大道上,有多少南北流离之士已经归还故国了。只有我一人不能归故土,这是令人伤心的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河边雁”喻指友人周弘正,这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一种虚拟,是庾信的内心感觉借助外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前已指出,庾、周分别是在早春,这时不可能出现秋雁南飞的实景,即使九尽春回,也只能看到鸿雁北去的景象。这两句诗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周弘正的返陈比作南归之雁,大有羡慕弘正回南之意;二是鸿雁秋去春来,来去自由,而自己却丧失了这种自由,以见自己不如鸿雁。沈德潜评这首诗说“从子山时势地位想之,愈见可悲。”这是知人论世之见,于诗歌鉴赏尤为重要。

此诗表现手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借代手法,开头即用“阳关万里道”借指长安至金陵的交通大道。此种手法增加了诗的含蓄美。另一艺术手法是虚拟,“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便是虚拟的景物,这种带象喻性的虚拟,使诗歌形象的含蕴更加丰富。可以想见,庾信在长安看到秋去春来的大雁已经二十多个春秋了,他自己不如大雁来去自由的感受已经隐藏多年了。送友人南归时,这种多年积淀在心头的情感一触即发,其内涵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尽。只有细味庾信的良苦用心,才能欣赏此诗谋篇遣词之妙。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庾信

庾信[南北朝]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和侃法师》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
  • 《奉和山池》
    乐宫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 《咏梅花》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 《咏怀》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 《咏怀》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猜你喜欢

  • 《华山畿·相送劳劳渚》
    佚名〔南北朝〕
    相送劳劳渚,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
  • 《登永嘉绿嶂山诗》
    谢灵运谢灵运〔南北朝〕
    裹粮杖轻策。
    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
    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
    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
    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
    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
    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
    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
    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
    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
    缮性自此出。
  • 《近代吴歌春歌》
    鲍令晖鲍令晖〔南北朝〕
    朝日照北林。
    初花锦绣色。
    谁能春不思。
    独在机中织。
  • 《酒后诗》
    鲍照鲍照〔南北朝〕
    晨节无两淹。
    年意不俱处。
    自非羽酌欢。
    何用慰愁旅。
  • 《细草诗·依阶疑绿藓》
    萧绎萧绎〔南北朝〕
    依阶疑绿藓,傍渚若青苔。
    漫生虽欲遍,人迹会应开。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