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七哀诗

[近现代]王粲

西jīngluànxiàng
cháifānggòuhuàn
zhōngguó
wěishēnshìjīngmán
qīnduìbēi
péngyǒuxiāngzhuīpān
chūménsuǒjiàn
báipíngyuán
yǒurén
bàocǎojiān
wénhàoshēng
huīhuán
wèizhīshēnchǔ
néngliǎngxiāngwán
zhī
rěntīngyán
nándēnglíngàn
huíshǒuwàngchángān
xiàquánrén
kuìránshāngxīngān
查看更多 ∨

七哀诗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注释
①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国都。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章法,无体统。 
②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患:给人民造成灾难。 
③中国:中原地区。 
④委身:置身。荆蛮:即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⑤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 
⑥完:保全。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 
⑦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汉文帝是两汉四百年中最负盛名的皇帝,这个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所以王粲在这里引以对比现实,抒发感慨。 
⑧《下泉》:《诗经·曹风》中的一个篇名,汉代经师们认为这是一首曹国人怀念明王贤伯的诗。下泉,流入地下的泉水。 
⑨喟(kūi亏)然:伤心的样子。这首诗最后四句的意思是,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对比着当前的离乱现实,就更加伤心地领悟到《下泉》诗作者思念明主贤臣的那种急切心情了。

展开
收起

七哀诗鉴赏

  “七哀”,《文选》六臣注吕向注云:“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这是望文生义。元人李冶《敬斋古今黈》云:“人之七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殊,今而哀戚太甚,喜、怒、乐、爱、恶、欲皆无有,情之所系惟有一哀而已,故谓之七哀也。”亦颇牵强。《七哀》是乐府歌辞,今人余冠英说:“所以名为‘七’哀,也许有音乐上的关系,晋乐于《怨诗行》用这篇诗(指曹植《七哀》)为歌辞,就分为七解。”(《三曹诗选》)较有道理,可以参考。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西京,指长安。东汉都城洛阳,洛阳在东,长安在西,故称长安为西京。豺虎,指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长安乱得不成样子,是因为李傕、郭汜等人正在作乱,他们大肆烧杀劫掠,百姓遭殃。这两句写社会的动乱。诗人正是在这种动乱之中离开长安的,这里交代了诗人离开长安的原因。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这里点出诗人离开长安以后的去向。“复”,值得注意,这说明诗人的迁徙不是第一次。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驱使吏民八百万人入关,诗人被迫迁移到长安,此时为了避难,又要离开长安。这个“复”字不仅表现了眼前凄楚的情况,而且勾起了悲惨的往事,蕴涵着无限的感慨和哀伤。“中国”,中原地区。我国古代建都黄河两岸,因此称北方中原地区为中国。“荆蛮”,指荆州。荆州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楚国本称为荆,周人称南方的民族为蛮,楚在南方,故称荆蛮。这两句是说,离开中原地区,到荆州去。这是因为当时荆州没有战乱,所以很多人到那里去避乱。王粲因为荆州刺史刘表,与自己是同乡,而且刘表曾就学于王粲的祖父王畅,两家有世交,所以去投靠他。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写离别时的情景。这两句是互文,“悲”的不仅有“亲戚",还有“朋友”;“相追攀”的也不仅有“朋友”,还有“亲戚”。诗人描写送别时的表情和动作,固然是为了表现诗人和亲戚朋友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制造一种悲惨的气氛,使人感到这是一场生离死别。

  诗人离开了长安,离开了亲戚朋友,一路上见到的景象触目惊心:“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见到的是累累的白骨,遮蔽了无垠的平原。这是“豺虎”作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场战乱造成的悲惨景象,曹操《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所咏是同样的情景,可以参阅。以上是“鸟瞰”,下面六句写的才是典型事例:“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这六句同样紧承“出门无所见”。诗人见到的不仅是“白骨蔽平原”,还有“饥妇人”弃子的事。妇人爱子,这是正常现象;妇人弃子,这是反常现象。这种反常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战乱。因此,诗人以惨绝人寰的事例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鲜明而生动,催人泪下。吴淇说:“‘出门’以下,正云‘乱无象’。兵乱之后,其可哀之事,写不胜写,但用‘无所见’三字括之,则城郭人民之萧条,却已写尽。复于中单举妇人弃子而言之者,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六朝选诗定论》卷六)张玉谷说:“‘出门’十句,叙在途饥荒之景,然胪陈不尽,独就妇人弃子一事,备极形容,而其他之各不相顾,塞路死亡,不言自显。作诗解此举重该轻之法,庶几用笔玲珑。”(《古诗赏析》卷九)都道出了这种写法的艺术特点。这种写法对杜甫是有影响的,所以何焯说:“‘路有饥妇人’六句,杜诗宗祖。”(《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

  妇人弃子的惨景,使诗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所以他“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这表现了诗人的哀伤和悲痛。诗人乘马继续向前行进。“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霸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汉文帝是汉代的明君,史书上赞他“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汉书·文帝纪》),有所谓“文景之治”。诗人南登霸陵高处,回首眺望长安,自然会想起汉文帝及“文景之治”。如果有汉文帝这样的贤明君主在世,长安就会不如此混乱、残破,百姓不至于颠沛流离,自己也不至于流亡他乡。登霸陵,眺长安,诗人感慨万端。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连同上面两句,同为全篇的结尾。下泉,是《诗经·曹风》的篇名。《毛诗》序云:“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下泉人”,指《下泉》诗的作者。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面对着动乱的社会现实,诗人才懂得《下泉》诗作者思念明王贤君的急切心情,因而从内心发出深深的哀叹。张玉谷说:“末日‘南登’‘回首’,兜应首段。‘伤心’‘下泉’,缴醒中段,收束完密,全篇振动。”(《古诗赏析》卷九)方东树也说:“‘南登霸陵岸’二句,思治,以下转换振起,沉痛悲凉,寄哀终古。”(《昭昧詹言》卷二)都指出了此诗结尾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写得悲凉沉痛,真切动人,是建安诗歌中的名作。方东树评为“冠古独步”,不是没有道理的。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粲

王粲[两汉]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 《安台新福歌》
    武力既定,庶士咸绥。
    乐陈我广庭,式宴宾与师。
    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抚民黎。
    荷天宠,延寿尸,千载莫我违。
  • 《从军诗》
    楼船凌洪波。
    寻戈刺羣虏。
  • 《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诗》
    荆轲为燕使。
    送者盈水滨。
    缟素易水上。
    涕泣不可挥。
  • 《诗》
    联翻飞鸾鸟。
    独游无所因。
    毛羽照野草。
    哀鸣入青云。
    我尚假羽翼。
    飞覩尔形身。
    愿及春阳会。
    交颈遘殷勤。

猜你喜欢

  •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邵瑞彭邵瑞彭〔近现代〕
    十二楼前生碧草。
    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
    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
    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 《刺世疾邪赋》
    赵壹赵壹〔近现代〕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
    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
    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
    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
    宁计生民之命?
    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
    佞诌日炽,刚克消亡。
    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妪名势,抚拍豪强。
    偃蹇反俗,立致咎殃。
    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浑然同惑,孰温孰凉?
    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
    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
    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
    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
    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
    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抗髒依门边。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李咸〔近现代〕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
    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
    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 《六言诗》
    孔融孔融〔近现代〕
    汉家中叶道微。
    董卓作乱乘衰。
    僭上虐下专威。
    万官惶布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
  • 《大风歌》
    刘邦刘邦〔近现代〕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