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咏雪

[南北朝]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咏雪译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微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飞雪落入竹帘的缝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雪花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凝结于台阶好似落花堆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看不见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挂满白色的雪花。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伤心泪下,愁情无人可以倾诉,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咏雪注解

1
萦空:在空中萦绕、飘动。此处是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
2
凝阶:凝结于台阶。
3
杨柳春:指杨柳发出绿叶。
4
桂枝白:指桂树开花。
5
零泪:落泪。
6
道:诉说。
展开
收起

咏雪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人名为咏雪,实为伤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

“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朦“如雾”。“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这与“下帘隙”不同。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

“不见”二句用反衬法过渡,“杨柳春”是联想之景,是虚写,“桂枝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白”字从色彩上暗合“雪”。“不见”、“徒见”对比鲜明,突出了雪后玉树琼枝的美丽景象。其实,这两句的作用又不止于此,在“不见”、“徒见”的顿挫间还透露出诗人盼春、思春的情感信息。这一联是由写景转入抒情的关键。

“零泪”二句则直接展现诗人自我。“零泪”是伤怀的表现。有感如此,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自责多情若此,无益。直以此二句表现诗人的苦寂、孤独之感。触发诗人“相思”、“零泪”的是何物,诗中没明确讲。然而从前面对雪景的描绘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诗中先言“似花积”,又以“不见”春与“徒看”相对举,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见非花之雪,不见春叶、春花。诗人的“相思”,就在于为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向往,在于对“不见”的春之盼望,对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观的假象的叹惋,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机遇难逢的感伤。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吴均

吴均[南北朝]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 《赠周散骑兴嗣》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 《赠杜容成》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
    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
    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 《行路难》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 《酬别江主簿屯骑》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毛公与朱亥,俱在信陵门。
    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
    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
    夫君皆逸翮,抟景复凌骞。
    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
    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
    何用赠分手,自有北堂萱。
  •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猜你喜欢

  • 《梁大壮大观舞歌大壮舞歌》
    沈约沈约〔南北朝〕
    高高在上。
    实爱斯人。
    眷求圣德。
    大拯彝伦。
    率土方燎。
    如火在薪。
    惵惵黔首。
    暮不及晨。
    朱光启耀。
    兆发穹旻。
    我皇郁起。
    龙跃汉津。
    言届牧野。
    电激雷震。
    阙巩之甲。
    彭濮之人。
    或貔或武。
    漂杵浮轮。
    我邦虽旧。
    其命维新。
    六伐乃止。
    七德必陈。
    君临万国。
    遂抚八寅。
  •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
    谢灵运谢灵运〔南北朝〕
    述职期阑暑。
    理棹变金素。
    秋岸澄夕阴。
    火旻团朝露。
    辛苦谁为情。
    游子值颓暮。
    爱似庄念昔。
    久敬曾存故。
    如何怀土心。
    持此谢远度。
    李牧愧长袖。
    郄克惭躧步。
    良时不见遗。
    丑状不成恶。
    曰余亦支离。
    依方早有慕。
    生幸休明世。
    亲蒙英达顾。
    空班赵氏璧。
    徒乖魏王瓠。
    从来渐二纪。
    始得傍归路。
    将穷山海迹。
    永绝赏心悟。
  • 《长干曲》
    南朝民歌南朝民歌〔南北朝〕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 《奉答赐酒鹅诗》
    庾信庾信〔南北朝〕
    云光偏乱眼。
    风声特噤心。
    冷猿披雪啸。
    寒鸟抱冻沉。
    今朝一壸酒。
    实是胜千金。
    负恩无以谢。
    惟知就竹林。
  • 《道士步虚词八》
    庾信庾信〔南北朝〕
    北阙临玄水。
    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策。
    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
    中天歌吹分。
    灵驾千寻上。
    空香万里闻。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