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赠宣州元处士

[唐代]杜牧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赠宣州元处士译文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陵阳山上的隐士,是身、世两忘的人。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他们住杂草丛生的简陋居室,令人觉得比整个天下还宽广。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对着酒、却不喝,只是默默地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人们由于不知足,故常爱叹息自己遭遇不好。

赠宣州元处士注解

1
陵阳:陵阳山,在宣城。传说是陵阳子明得道成仙的地方。
2
北郭:指北郭先生廖扶。
3
身世:身,自身。世,社会。
4
蓬蒿:蓬草和蒿草。形容杂草丛生。
5
三亩居:泛指村野寒俭的住宅。用东汉扬雄比喻元处士。他对着酒,却不喝,只是默默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6
寡:少。
展开
收起

赠宣州元处士赏析

全诗描绘了元处士的隐居生活,对他的清静无为、心与玄游的生活方式和心境表示赞许。

前两句总述,点明元处士的隐居地点和高行。在陵阳山上有一个德行像汉代北郭先生的隐者,他是一个对自己、对世间都超然相忘的人。以下从居室和生活两方面进行分述。元处士居住的地方长满了野草,但在他看来,这么简陋狭窄的地方,却比整个天下都要宽广。这些说明,正是因为他胸怀宽广,所以才有这种感觉。元处士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即使斟了一杯酒,也常常不饮,而是默默地玄想冥览,心游太玄。他身居斗室心宽天下,达到了人生最高境界。到达这境界须有寻“玄”觅“道”的文化底蕴支撑。“玄”就是“道”。中国古代任何学派都不否认道,亦即都承认宇宙是个自然展开的过程,解决什么问题都要捉摸道的运动变化。针对不同问题捉摸道便产生各种学说。而元处士则更希望超越一切学说而直接到达道的境界。心宽天下便取得真正自由。这两句亦是对元处士的赞誉。

最后两句带有惋惜之情,对元处士如今的处境表示同情。诗人认为,人生本来就有不完美的地方,元处士平时也一定常叹息自己的人生机遇少,没有得到好的机遇或没遇到真正欣赏自己的人。话虽如此,语气中却带着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和自得的意绪,避世而相忘于江湖,悠然忘我,与自然浑然一体。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唐代]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猜你喜欢

  • 《布》
    李峤李峤〔唐代〕
    御绩创羲黄,缁冠表素王。
    瀑飞临碧海,火浣擅炎方。
    孙被登三相,刘衣阐四方。
    伫因舂斗粟,来晓棣华芳。
  • 《答王涣·谬持文柄得时贤》
    卢汝弼〔唐代〕
    谬持文柄得时贤,粉署清华次第迁。
    昔岁策名皆健笔,今朝称职并同年。
    各怀器业宁推让,俱上青霄肯后先。
    何事老夫犹赋咏,欲将酬和永留传。
  • 《东阳夜怪诗(安智高咏聚雪为山)》
    佚名〔唐代〕
    谁家扫雪满庭前,万壑千峰在一拳。
    吾心不觉侵衣冷,曾向此中居几年。
  • 《柳·折柳歌中得翠条》
    韩琮〔唐代〕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 《汨罗》
    李德裕李德裕〔唐代〕
    远谪南荒一病身,停舟暂吊汨罗人。
    都缘靳尚图专国,岂是怀王厌直臣。
    万里碧潭秋景静,四时愁色野花新。
    不劳渔父重相问,自有招魂拭泪巾。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