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满江红 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宋代]苏轼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
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
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
恐异时、杯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
人纵健,头应白。
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
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
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满江红 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译文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谁说老天爷无情,老天爷懂得殷勤地挽留客人。春天到了,天气渐渐变暖,因为什么,早晨还飘着雪花。你如今是遇到好的机会,一定会青云直上。我则应当告老还乡。恐怕隔一段时间,再想举杯共饮时,但远隔云山,再也无缘相会了。这种复杂的世事,都很难断定怎样发展,谁能知道你我今后是怎么样呢?即使我们今后会有举杯共饮致使,即使两方都还健在,但恐怕我们到那时都已白发苍苍了!我们为什么要放过这一醉方休的良机呢?这样的挚友欢饮,实在太难寻求了。我们用不着向倾心爱慕的友人倾诉离别之苦,话未出口,双眼已满含泪水,睫毛上挂上了滴滴泪珠。你要来信,我要回音,鱼书往还,友情永存。

满江红 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注解

1
底事:就是“何事”、“为什么”。
2
纡:系,结。
3
组绶:官员系玉的丝带。
4
耽:沉溺,入迷。
5
泉石:山水,这里指归隐之地。
6
凝:聚集,集中。
7
新燕:来信。
8
音书:音讯,书信。
展开
收起

满江红 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目交代了写作缘由。词作直抒惜别之情,委婉深挚,亲切感人。

 词一开始,便写友情难舍之意:“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这是借“天气”写“人情”。说天也懂得多情留客,那么,人意岂不比天意更切?不言已,而言天,这是借景抒情的曲致,深婉而又自然之笔。为了说明天的”多情留客“之意,接着又一反问:”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是呀,正月里来是新春,正月中旬,春讯已报,为什么不早不晚,就在文安国决定还朝的时候,天一亮就飘起雪来了呢?这不分明是天也很多情地劝客莫归吗?话不在多,而在情衷;语不在华,而在恰切。只此两句,便借节侯异象申足了留客之意。

 但客人毕竟要如期还朝的,所以下面便转入对友人的衷心祝愿和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怀:“君遇时来纤组授,我应老去寻泉石。”上句是实意真清而带对时政的隐讽,下句是纯粹的牢骚。不说做宫而说腰系绶带(官员系玉的丝带),这就把抽象的祝愿具体形象化了。但说“纡组绶”得等到“遇时来”(政治昌明)方可,这就含有对时政的讥讽了。至于说自己要归休泉石,去过隐居生活,这牢骚就更深了。词人曾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自许(《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这绝非说大话,而是道其真智,言其实情。但现实却硬逼着他走,“······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静夜无尘》)的道路。这是因现实所逼,在这送别友人之际,词人便一吐其苦,而发出“我应归去寻泉石”的牢骚。这里应注意一个“应”字,“应”是忖度之词,是坎坷中无可奈何之想,意思是除非现实逼我无路可走,我还是轻易不肯走这条“不食人间烟火”的消极道路的。虽然词人毕竟是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但复杂的现实又很难说不逼他走这条归隐之路,所以接下去说:“恐异时杯酒复相思,云山隔。”这里应注意一个“恐”字,恐怕如何,即不愿如何,此字道出了“云山隔”非其本愿。因而可以说,上阕是以送客叙友倩为主,但也有借送客而述怀的成分,而述怀中虽有“寻泉石”、“云山隔”等想归隐的字句,但寻绎词旨,这些都是送别中的一些激愤之词,牢骚之语。这是词人那种高尚人格、进取精神与现实相矛盾的反映,是词人“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而又不得实现的变态反映。

 词虽分上下两阕,但上下阙之间确实意脉贯通、语气相连的。因而下阕一开头边说“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浮世事,俱难必”六字写出了“咄咄怪事出”、“人问底事无”的现实,抒发了真理难寻、直士难作、壮志难伸而又不甘苟且从流的痛苦和牢骚;而后六个字,又写出了时光易逝、时不我待的痛切之苦,同时,它又巧妙的把话题归回到送客劝酒的正题上来。“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这里是说,老朋友,我们还是举大杯痛饮吧!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大有宁做酒中仙,不为名利客的感慨。

 为了让友人多饮几杯,故不做悲酸语,而写旷达情:“不用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当劝别人不比痛苦之时,也正是自己心中酸楚之时,因此,词人虽写的是旷达之语,但实际上表现的却是相别时共有的痛苦难舍之情。“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词人非正面说,而是以反话出之,这就更充分表现了词人对友谊的珍惜、主动、迫切感。同时,按密州的“节候”说,属于农谚中“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区域。按正常年份,正月十三,尚属“数六九”之末,但十天之后,便属“新燕”飞来的“八九”,诗人不说“你到京就马上来信”,而以“新燕”云云,这就把抽象的思想变成了有时空感、形象感、有韵味的艺术语言,很是新美。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宋代]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猜你喜欢

  •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张道洽张道洽〔宋代〕
    参透香严境,都无灭与生。
    平分天女白,全借月娥清。
    雪屋人家好,霜桥野岸横。
    天寒倚修竹,齐弟伯夷兄。
  • 《果泉来馆中》
    张埴〔宋代〕
    渤海刀将卖,延陵剑又来。
    未莎霜后鞠,已蘤腊前格。
    有客吟今雨,何人爱古罍。
    长裾青剡剡,不但旅颜开。
  • 《寄苏子美》
    韩维〔宋代〕
    暮登谯城上,延首望东道。
    春风千里至,远思生怀抱。
    故人客南楚,素节方自保。
    黄鹄垂其翼,赤骥伏栈皂。
    诗准李杜为,字压褚薛倒。
    壮哉南行作,遗我资远讨。
    若窥巨海涯,波澜方汹浩。
    龙螭郁骞腾,错落效众宝。
    往往仙人槎,突然忘槁。
    尝闻会稽旁,山水天下好。
    览君所咏叹,滞想兹一扫。
    安得追王乔,乘云逮霓葆。
    茹芝灵峰阳,徜徉以终老。
  • 《赠朱推·净绿环城亦何有》
    胡寅胡寅〔宋代〕
    净绿环城亦何有,跳锦潜银不容取。
    尚余翠盖拥红妆,两两三三早秋后。
    秋官公廨临池傍,结筠为筏开轩窗。
    落日轻风泛船好,欢呼取笑徒相望。
    忽闻报予酒初熟,亟往从之倾白玉。
    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
    君才岂合州县劳,前云后晖家世高。
    一经不但有遗训,千古记注谈滔滔。
    新州州土丞岚瘴,从来只是居流放。
    於今多住四方人,况复为官气条畅。
    山肴野蔌应时须,真率相期久已渝。
    君今满秩稍淹此,牛刀又欲将鸡屠。
    嗟予衰谢人所去,晚交幸作年家遇。
    浮生聚首安得常,一笑倾怀亦难屡。
    莫辞瓶罄烛再然,异日重逢歌此篇。
    岁时岂忍无记述,明朝仲朔青龙年。
  • 《田家其五》
    华岳〔宋代〕
    绯裤青衫紫系腰,揽衣随过水平桥。
    虽然不识风流事,也向人前学逞娇。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