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蝶恋花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译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蝶恋花注解

1
几许:多少。许,估计数量之词。
2
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3
玉勒:玉制的马衔。
4
雕鞍:精雕的马鞍。
5
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6
章台:汉长安街名。
7
三月暮:暮春三月。
8
掩:遮住,掩蔽。
9
无计:没办法。
10
乱红:凌乱的落花。
展开
收起

蝶恋花背景

这是一首写女子闺怨的词,创作时间难以考证,就是作者是谁也难以确定。此词在欧阳修的《六一词》和冯延巳的《阳春集》里都有收录,词牌名分别为“蝶恋花”和“鹊踏枝”。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就像这首词,就很难分辨。

蝶恋花赏析

此词写闺怨,词风深稳妙雅。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不妨说这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词上阕以“庭院深深深几许”起句,点明女主人所处环境“庭院”,而三个“深”字的叠字运用更形象地描绘出女主人所处环境之“深幽”。这三个字不仅写出“庭院”之幽深更写出了女主人内心的幽深孤寂。词人紧接又用“杨柳”“堆烟”“帘幕”这些意象将女主人内心之凄之怨刻画的淋漓尽致。其中“堆”字尽道杨柳之密,烟雾之浓。试想女主人在庭院独上高楼放眼遥望茂密的杨柳萦绕着浓浓的雾霭仿似一幅水墨画。奈何如此美景却寻不见丈夫的踪迹,眼前景物狠心地阻隔了她的视线,内心无端升起无限悲凉来。虚数“无重数”与“几许”相呼应,暗示阻隔视线的岂止是“杨柳”“堆烟”“帘幕”那么简单。女主人因何望夫?丈夫到哪里去了呢?既不当兵也不从商而是“玉勒雕鞍游冶处”。丈夫在外风流快活而自己却只能独上高楼凝眉空望,叹息楼台之高让自己看不见章台路。后两句点名女主人内心凄婉、空怨的原因。女主人明知丈夫在外风花雪夜,但内心还是怀有期盼,哪怕只看见丈夫离去的背影也好,奈何这点要求也能以满足,只得独自忍受着深院的冷漠寂寥。

下阕则是女主人内心世界引发的感伤。“雨横风狂三月暮”,其中“横”和“狂”直接点破女主人那异常不平的内心世界。三月的春风细雨原本极其温柔,然而这里雨不是“斜雨”而是“横雨”,风不是“煦风”而是“狂风”,原本美丽的“三月”却饱含着一份无情。“暮”字足见女主人等待之久,或许一天,或许一年,或许一辈子。多情的等待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深深庭院里的不尽的黑夜。“夕阳无限好”,女主人已无意黄昏,一个“掩”诉尽她内心的凄凉。“无计留春住”看似“无计留春”实则是感叹女子容颜易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青春未逝况且如此,青春流逝那还有什么盼头呢?此情此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日日期盼着良人,奈何良人却无意家中,成天风花雪夜在外头鬼混;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的青春也一天天消逝,自己又凭什么期盼良人回心转意呢?内心油然升起无限寂寥、感伤、无奈之情来。女主人公最后只能寄情于“落红”,自己恰如那凋谢的落花一去不复返,再无人想起她那令人怜爱的容颜。“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泪即是为花也是为己,或许是花的残败触动了女子的心事,或许是女子自感身世怜花垂泪。“不语”则表现女主人内心孤寂无人理解的愁苦。“乱红飞过秋千去”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

词中写了景,写了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读此词,总的印象便是意境幽深,不徒名言警句而已。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 《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 《采桑子》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猜你喜欢

  • 《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
    苏轼苏轼〔宋代〕
    莱公昔未遇,寂寞在巴东。
    闻道山中树,犹余手种松。
    江山养豪俊,礼数困英雄。
    执版迎官长,趋尘拜下风。
    当年谁刺史,应未识三公。
  • 《圆山·道不见此山》
    陈普陈普〔宋代〕
    道不见此山,指作太极图。
    中宵挂明月,请看头上无。
  • 《留别知郡职方杨员外》
    宋庠宋庠〔宋代〕
    矛本草茅士,世无钟鼎荣。
    在昔未胜冠,先畴弓冶倾。
    茹荼滨十死,属纩存微生。
    分遂甯牛饭,谁希庄雁鸣。
    龙具泣妻子,练裙悲弟兄。
    慈诲断轲织,遗书开晏楹。
    感激侏儒饱,呻吟裘氏声。
    下武纂丕构,协风翔四瀛。
    纷驰贲丘帛,高竖当衢旌。
    鸾翮不暇戢,骥材方自呈。
    车徒首燕路,冠盖溢秦京。
    文章赵元叔,唇舌娄君卿。
    列邸曳裙入,群公交幣迎。
    仆尝不自料,奋迹希时英。
    弟子许都养,词人嗤老伧。
    一旦褐衣召,千斩昆玉名。
    安知轼蛙贱,但觉轩鸿轻。
    初命六百石,关掌列侯城。
    居然懵操决,无术裨澄清。
    天炎屡来集,冤狱纷以盈。
    诮让使台檄,流离民屋征。
    结课谅无最,黜幽兹有萌。
    晚遘金闺彦,传瑞提千兵。
    为僚笃古义,赏善多新评。
    坐则席函丈,出则车连衡。
    高论天人际,细略米盐争。
    愚虑或窥管,嘉言兹报琼。
    赏音非易遇,旷古难为并。
    严惠不世出,萧朱犹害成。
    何言末路日,独契后凋情。
    累洽帝图盛,思皇贤路平。
    愿言寄君子,始终同所营。
  • 《鹧鸪天》
    陈造〔宋代〕
    遍赏扬州百种花。
    因循忘却鬓苍华。
    客闲惯刻分题烛,坐久还生醉眼霞。
    催掺鼓,趁鸣笳。
    未应回首问归槎。
    清明寒食风烟地,判到今春不著家。
  • 《赠周秀才·与君世好自比邻》
    陈师道陈师道〔宋代〕
    与君世好自比邻,丰悴相从久更亲。
    急棹小舟来取别,固知风味似前人。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