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梦回

[宋代]林景熙

mènghuíhuāngguǎnyuèlóngqiū
chǔzhēnshēnghuànchóu
shēnfēngliánxiǎng
shuǐhángēngyǒuwèimiánōu
查看更多 ∨

梦回翻译

译文
在荒凉的客馆中从梦中醒来,只见秋月惨淡,笼罩着四周,不知哪里传来的捣衣声,唤起了心中的悲愁。
深夜里没有风但莲叶沙沙作响,冰冷的水中,尚未入睡的鸥鸟在莲叶中辗转反侧。

注释
梦回:从梦中醒来。
荒馆:荒凉的旅馆。
砧:捣衣石。
未眠鸥:在荷叶中未眠而辗转反侧的鸥鸟。

梦回赏析

这首诗虽以“梦”为题,却不同于一般的纪梦诗。以“梦回”衬托幻境旋灭,极言异乡漂泊之苦。

“梦回荒馆月笼秋”,交代了时间是秋夜,地点是异乡之客舍,梦醒后的环境是一轮清冷的秋月笼罩着荒凉的客舍,极言异乡漂泊的孤寂和凄苦。此时四野寂静,唯有两种声音传入耳中,引起诗人诸多感慨。

“何处砧声唤客愁”,远处传来阵阵的捣衣声,牵动着游子的思绪。俗语云:“寒士悲秋”。作为亡国遗民和他乡游子,国破家亡,已是愁肠九结,又值秋夜,更添愁绪,恰在此时又听到这捣衣声,更使“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愁绪倍增。此“愁”也就不只是一般的秋思和乡愁,而是更蕴涵着家国沦亡的沧桑之感。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这是诗人梦醒后听到的第二种声音。这两句诗自身是一种因果关系,“深夜无风”而“莲叶响”的原因,是因为有“未眠鸥”在枯荷中辗转。从字面上看,这二句是写景,而实则是诗人以“未眠鸥”自喻,写自己的愁肠百结,辗转反侧。鸥鸟在秋夜寒水中不能安然入眠,正是自己在冷寂的馆舍难以入睡。不言而喻,诗人在“未眠鸥”身上寄托了难于明言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这两句诗全都是描写景物的语言,但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是作者的感情。景中有情,情寓景中。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林景熙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京口月夕书怀》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 《商妇吟》
    良人沧海上,孤帆渺何之。
    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
    长忆相送处,缺月随我归。
    月缺有圆夜,人去无回期。
    回期倘终有,白首宁怨迟。
    寒蛩苦相吊,青灯鉴孤帏。
    妾身不出帏,妾梦万里驰。
  •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 《冬青花》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 《梦中作》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猜你喜欢

  • 《江城子·客中重九共登高》
    李纲李纲〔宋代〕
    客中重九共登高。
    逼烟霄。
    见秋毫。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
    左倾醪。
    右持螯。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 《江行·江阔水云暮》
    李纲李纲〔宋代〕
    江阔水云暮,风高舟楫停。
    落帆归别浦,宿雁集回汀。
    霜苇萧萧白,烟岚朵朵青。
    夜来江色静,寒浴一天星。
  • 《病中宿白水》
    吴泳〔宋代〕
    触势山行陡顿余,急携拄杖息禅居。
    老僧不惜山中宝,持出银函贝叶书。
  • 《淮西有答》
    张咏张咏〔宋代〕
    天教明道知经纶,只在尊君兼庇民。
    鹤板未徵身且贱,轻车素佩红尘。
    飘飘飖飖齐与鲁,半醉半醒陈复楚,夜倚四风拔剑舞。
    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
  • 《以诗定韵·我居西山下》
    滕岑〔宋代〕
    我居西山下,距城半里所。
    门前有雀罗,户风无阿堵。
    小园桃李空,数棱独苦苣。
    同心相过时,小摘为烹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