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齐天乐

[宋代]周邦彦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
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
云窗静掩。
叹重拂罗衾,顿疏花簟。
尚有綿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
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
凭高眺远。
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
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齐天乐译文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正如杂草凋敝穷竭至极的台城。身处异乡又正逢晚秋心中悲中逢悲,更添伤感。傍晚的雨生起寒意,蟋蟀的呜声似劝人机织,间歇听闻到闺房中的女子正在赶制寒衣之声。暑去凉来,撤去花簟,铺上罗裀,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纵然夏日所用已收藏、疏远,但还留得当时清夜聚萤照我读书之綀囊。綀音疏,一种极稀薄之布。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我在荆江停留的时间越久,老友相对,离别后的思绪无限,无边怀念汴京之故人,情绪、兴致辗转周折,登临高处,唯有求得一醉,借酒消愁。训漉酒竹器,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忽见夕阳西沉,纵然酩酊大醉,但仍无计逃愁。

齐天乐注解

1
绿芜:长得多而乱的杂草。
2
台城:旧城名。故址在进南京玄武湖侧。此处用以代指金陵古城(即今南京市)。
3
殊乡:异乡、他乡。
4
秋晚:深秋。
5
暮雨:傍晚的雨。
6
鸣蛩劝织:蟋蟀的名声就像紧促的织布声。蟋蟀,以其声响织布机响,又名促织。
7
花簟: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
8
綀囊:粗丝织品做的袋子。
9
留滞:搁置;阻塞。
10
篘:漉酒竹器,亦可作动词。
11
蟹螯: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
12
荐:进,进献。指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
13
山翁: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幼子,曾镇守荆襄,有政绩,好饮酒,每饮必醉。
14
斜照敛:指太阳落山。敛,收,指太阳隐没到地平线下。
展开
收起

齐天乐赏析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在眼前展现一片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台城在金陵,金陵乃六朝旧都,自隋唐以来,文人至此者,每易引起盛衰兴废之感。如唐末诗人韦庄就感到“六朝如梦”(《台城》)。而现在的台城更是草黄叶枯,“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更使人有满目萧然之感。“又”字起递进连接作用。殊乡作客,已经够使人惆怅了,更何况又遇上晚秋时节,“众芳芜秽”,殊乡客子更难以禁受了。词意递进一层。起首造境便为全篇意蕴定下基调。

“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晚秋之夜,本已渐凉,加上秋雨,顿觉寒生了。更何况词人情绪低落,更觉周围寒意更深,深阁妇女已在“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开始缝制寒衣,准备过冬了。以上是从客观事物层层渲染,使前面所描摹的秋色显得更浓了。从“云窗静掩”起,就词人主观方面进行勾勒。“静掩”,没有什么人来往,烘托出一种幽静的孤寂感。这种主观感受又是词人所处客观环境在心理上的反映。

“叹重拂罗裀,顿疏花蕈”。词中天气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撤去竹席,换上垫褥是必然的,而且年年如此。“叹”,就是词人惊秋心情的流露,感慨时光流驶,节候变迁,所以撤去“花蕈”用“顿疏”,换上“罗裀”用“重拂”,都透露了词人对光阴迅速的敏感,对自己老大无成的叹息,用辞十分精细。

“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虽然时已晚秋,夏天的生活用品用不上了,但綀囊却还留着,露萤照我读书。这里用车胤囊萤典故。说的是他虽有他乡作客、宦海浮沉之叹,但他志在诗书,不汲汲于富贵,不想“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修身洁行,志趣高尚,书生本色,不负初衷。此乃借古人之高境界以表示自己的高境界。这上片歇拍两句没有将惊秋发展为悲秋,而是荡开一笔,使词意转向高雅旷达,这是一个关键处。

下片转到对故人和往事的追忆。“荆江留滞最久”,周邦彦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出任庐州(合肥)教授至调任溧水之前约有七八年时间,他曾留滞荆州。据王国维推断,他在荆江“亦当任教授等职”(《清真先生遗事》),年方三十多岁,他这时在金陵,怀念荆江故旧,但却从对方怀念自己着笔。如果只写自己怀念荆江故旧,则荆江故旧是否怀念词人不得而知。而推想荆江故旧怀念自己,则自己对荆江故旧的怀念便可不言而喻了。言简而意明,笔法巧妙。

“渭水西风,长安叶乱,空忆诗情宛转。”这是化用贾岛诗“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此时,词人想到汴京也正当西风落叶的晚秋,追忆从前这时候二三好友,风华正茂,以文会友,吟诗唱和,诗情宛转,其乐何极、至今回首,乃如电光火石,幻梦浮云,徒增感慨。“凭高眺远”一句从词意看本应放在“渭水西风”之前。“渭水西风”三句正是凭高眺远所见到的想象中景象。而就格律看,只能置于此处,作为补笔,收束上文,以舒积愫。可是关山迢递,可望而不可即,情怀郁郁,惟有借酒消愁,举杯一醉。

“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这是一种不为世用,放诞不羁的行为,词人的意思是说,他也要像毕茂世那样,一手持海螯,一手持酒杯,直到醉倒山翁。

“醉倒山翁”中,周邦彦以山简自喻,也可看出他当时心态。“但愁斜照敛”,忽作转折,似与上文不相连贯,实则一意承转,他正欲饮玉液,持蟹螯,如山翁之醉倒以求解脱愁思,然而不行,当淡淡的落日余晖洒在“绿芜凋尽”的台城道上时,一片衰草斜阳,暮秋古道的苍茫景色,摇撼着他的心弦。这首词中词人将迟暮之悲、羁旅之愁与故人之情融成一片。其可贵处,在于其实这珍惜寸阴之意味。乃清真词中高格调之作。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 《长相思》
    好风浮,晚雨收,林叶阴阴映鷁舟,斜阳明倚楼。
    黯凝眸,忆旧游,艇子扁舟来莫愁,石城风浪秋。
  • 《大酺春雨》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无奈向、兰成憔悴,乐广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 《氐州第一》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
    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
    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
    景物关情,川途换日,顿来催老。
    渐解狂朋欢意少,奈犹被思牵情绕。
    座上琴心,机中锦字,最觉萦怀抱。
    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
    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晓。
     
  • 《点绛唇》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猜你喜欢

  • 《山中闻猿·山人猿未去》
    胡仲弓〔宋代〕
    山人猿未去,空使山猿惊。
    迎风坐枯藤,吟作长短声。
    山猿汝何知,亦有故旧情。
    人兮不如猿,冷暖随时生。
    不见求友莺,乔木长嘤嘤。
  • 《上品上生观第十四》
    释遵式〔宋代〕
    慈心不杀持众戒,读诵大乘方等经。
    修行六念回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 《齐山怪石森耸其西峰日小九华》
    晁补之晁补之〔宋代〕
    山上有山俱巃嵷,谷中通谷更唅呀。
    借君筇杖穿奇崄,直至西峰小九华。
  • 《江神子/江城子》
    李之仪李之仪〔宋代〕
    阑干掐遍等新红。
    酒频中。
    恨匆匆。
    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
    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
    月窗何处想归鸿。
    与谁同。
    意千重。
    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
    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
  • 《忆第·清溪曲曲抱山斜》
    蔡襄蔡襄〔宋代〕
    清溪曲曲抱山斜,绕溪十里蔷薇花。
    春风吹香袭人骨,乾红淡白相交加。
    眼睛眩晃不能视,烂如赤日凌朝霞。
    时有扁舟向中下,共疑来处从仙家。
    于时邀我临流饮,下踞大石盘犬牙。
    平生意气一快论,屈指世务还惊嗟。
    酒酣襞纸探強韵,胡涂醉字成乱鸦。
    侵更把火入官舍,下马犹吟诗各夸。
    何言花落悲人世,只见溪流度岁华。
    今年初夏我复至,深丛晚艳余孤葩。
    山川故物依然在,惟子别路幽明赊。
    想象音容杳何许,桂旗猎猎随云车。
    悲来独坐荫芳树,涕泪挥洒沾黄沙。
    行人怪我爱溪水,那知此恨无边涯。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