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玉楼春

[宋代]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侯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点黏地絮。

玉楼春译文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桃溪奔流不肯从容留住,秋天的莲藕一断就没有连接之处。回想当时互相等候在赤阑桥,今天独自一人徘徊在黄叶盖地的荒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烟雾笼罩着排列耸立的山岫,青苍点点无法指数,归雁背着夕阳,红霞满天,时正欲暮。人生好象随风飘入江天的白云,离别的情绪好比雨后粘满地面的花絮。

玉楼春注解

1
住:留住。连接。
2
相:互相。
3
赤阑桥:这里似不作地名用。
4
列岫:陈元龙注引《文选》“窗中列远岫”,乃谢眺《郡内高斋闲望》诗。
5
欲:将要。
6
似:好像。
展开
收起

玉楼春背景

词是周邦彦元祐四年(1089)自庐州府教授离任时所作。词人将别桃溪,回想起从前的旖旎生活,内心无限惆怅,颇是难舍。

玉楼春赏析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上片第一句“桃溪”用东汉刘、阮遇仙之典故。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世。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唐人诗文中常用遇仙、会真暗寓艳遇。“桃溪不作从容住”,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爱情遇合,但却没有从容地长久居留,很快就分别了。这是对当时轻别意中人的情事的追忆,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过用笔较轻。用“桃溪”典,还隐含“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意,切合旧地重寻的情事。第二句用了一个譬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象秋藕(谐“偶”)断后,再也不能重新连接一起了,语调中充满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绪和欲重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人们常用藕断丝连譬喻旧情之难忘,这里反其语而用其意,便显得意新语奇,不落俗套。以下两句,侧重概括叙事,揭出离合之迹,遥启下文。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三、四两句,分承“桃溪”相遇与“绝来无续”,以“当时相候”与“今日独寻”情景作鲜明对比。赤阑桥与黄叶路,是同地而异称。前两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三四正与一二密合相应,以不同的时令物色,渲染欢会的喜悦与隔绝的悲伤。朱漆栏杆的小桥,以它明丽温暖的色调,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时的温馨旖旎和浓情蜜意;而铺满黄叶的小路,则以其萧瑟凄清的色调渲染了今日独寻时的寂寞悲凉。由于是“独寻黄叶路”的情况下回忆过去,“当时相候赤阑桥”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连,而“今日独寻黄叶路”的情景也因美好过去的对照而愈觉孤孑难堪。今昔之间,不仅因相互对照而更见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渗透而使感情内涵更加复杂。既然“人如风后入江云”,则所谓“独寻”,实不过旧地重游,记忆中追寻往日的缱绻温柔,孤寂中重温久已失落的欢爱而已,但毕竟寂寞怅惆中还有温馨明丽的记忆,还能有心灵的一时慰藉。今昔对比,多言物是人非,这一联却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显得新颖耐味。“赤阑桥”与“黄叶路”这一对诗歌意象,内涵已经远远越出时令、物色的范围,而成为一种象征。

下片“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转笔宕开写景:这是一个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烟霭缭绕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峦。夕阳的余辉,照映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红色。它的妙处,主要不是景物描写刻画的工丽,也不是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义;而是于情与景之间,存着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联系,使人读来别具难以言传的感受。那无数并列不语的青嶂,与“独寻”者默默相对,更显出了环境的空旷与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残红,固然显示了晚景的绚丽,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霭之中了。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两句,收转抒情。随风飘散没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显示了当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飘然而没、杳然无踪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见其轻灵缥缈的身姿风貌。雨过后粘着地面的柳絮,则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胶着,还将那欲摆脱而不能的苦恼与纷乱心情也和盘托出。这两个比喻,都不属那种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类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创新的结果。但由于它们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读来便只觉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画之迹。“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词眼,全词所抒写的,正是这种执着胶固、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

此词纯用对句,从而创造了一种与内容相适应的凝重风格。整首词于排偶中,仍具动荡的笔墨,凝重之外而兼流丽风姿。上言人不能留,下言情不能已。呆作两臂,别饶姿态,都不病其板,不病其纤,此中消息难言。”以这段话评价此词的工巧深沉和灵活轻捷,应该是精当的。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 《长相思》
    好风浮,晚雨收,林叶阴阴映鷁舟,斜阳明倚楼。
    黯凝眸,忆旧游,艇子扁舟来莫愁,石城风浪秋。
  • 《大酺春雨》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无奈向、兰成憔悴,乐广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 《氐州第一》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
    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
    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
    景物关情,川途换日,顿来催老。
    渐解狂朋欢意少,奈犹被思牵情绕。
    座上琴心,机中锦字,最觉萦怀抱。
    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
    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晓。
     
  • 《点绛唇》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猜你喜欢

  • 《蓬莱行》
    陆游陆游〔宋代〕
    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不知何宫殿,东望郁迢嶢。
    是时青童君,初散通明朝,风涛中破裂,涌出黄金桥,授我玉芝房,服之尘念消。
    凡骨一朝换,八极坐可超。
  • 《水龙吟·汉家经略中原》
    袁去华〔宋代〕
    汉家经略中原,上游眷此喉衿地。
    风行雷动,无前伟绩,伊谁扬厉。
    玉帐筹边,绣衣给饟,江上增气。
    自武侯蜕迹,羊公缓带,功名事、更谁继。
    方长驱万里。
    笑谈间、生擒元济。
    非熊未兆,封留终在,同功异世。
    刻就丰碑,万山直下,不须沈水。
    要追攀二雅,流传千古,属骚人记。
  • 《将至桃园·卷帆倚棹浅河津》
    苏辙苏辙〔宋代〕
    卷帆倚棹浅河津,忆泛长江步步新。
    未免生涯寄风浪,不堪舟楫委埃尘。
    往来欲就沙囊堰,深浅时看举策频。
    一望云霓百忧集,应思平地隐居人。
  • 《浪淘沙·纤指捧玻璃》
    吕渭老吕渭老〔宋代〕
    纤指捧玻璃。
    莫惜重持。
    自离阆苑失回期。
    门掩东风桃著子,帘影迟迟。
    楼上正横篦。
    荷气沾衣。
    谁将名玉碾花枝。
    不比寻常红与紫,取次芳菲。
  • 《内丘梨园》
    范成大范成大〔宋代〕
    汗後鹅梨爽似冰,花身耐久老犹荣。
    园翁指似还三笑,曾共翁身见太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