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宋代]汪元量

piànfēngliú
jīnshéitóng
yuètáihuāguǎn
kǎichénāi
háohuádàngjìn
zhīyǒuqīngshānluò
qiántángjiù
cháoshēngcháo
wàndiǎndēngguāng
xiūzhàodiàn
méixiāoshòu
hèndōnghuángmìngbáo
zhāojūnliúlèi
shǒuniānxiánsuǒ
chóuliáo
huàlóuāijiǎo
查看更多 ∨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注释

1. 豪华:指元宵节的繁华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
2. 东皇:指春神。
3. 弦索:指乐器上的弦,泛指弦乐器,这里即指琵琶。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简析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眼前依然一派繁华景象,但跟谁一起分享呢?元兵指日南下,大兵压境,人心惶惶,苦中作乐,苦何以堪?“月台”二句,描述在月光下,花丛中,台馆依旧林立,但已弥漫敌骑的漫漫的尘埃。“豪华”二句,谓昔日繁华尽逝,只有青山如旧。“钱塘”两句,谓钱塘江潮涨潮落仍象从前,似怨江潮无情,不解人间兴衰,

  “万点灯光”,几句,笔锋一转,由室外之景转写室内。分别从灯光、玉梅、昭君三层落笔。元宵节又称灯节,往日火树银花,灯光锦簇。“羞”字用得好,谓“灯光”也以神州陆沉而权贵们仍沉溺歌舞为羞。“灯光”反衬亡国人的视角和心境。感觉“羞”的不是物,而是人,即作为观照者的词人自己。珠光宝气与万点灯火交相辉映,愈丽愈“羞”,良辰美景,风光不在。

  “玉梅”两句,梅花凋残,春光不久。暗寓宋朝后妃当此国运将终之时,命运坎坷,怨恨至极。“昭君”两句,应当系喻指宫嫔。从后妃(玉梅)到宫嫔(昭君),都有末日将至之感。

  “离愁卿寄,画楼哀角”则总括后妃、宫嫔,也包括作者自己。腹有满腔离宫之愁,只能寄托在戍楼传来的号角声中以“画”修饰戍楼,用华辞反衬;以“哀”形容角声,相反相成。幽咽角声,恰如为宋王朝奏起了挽歌。元宵佳节而以“哀角”作结,是伤心人的心声。

展开
收起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简评

  在南宋词人的词中,临安元宵节是常写的题材之一。但因词人的出发点不同,所表达的意象也不尽一样。或粉饰太平。或无病呻吟。但汪元量此词从元宵节的今昔对比,从中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伤感之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汪元量

汪元量[宋代]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自断东南四百州。
  •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
    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 《六州歌头》
    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
    淮山碎。
    江波逝。
    昔人非。
    今人悲。
    惆怅隋天子。
    锦帆里。
    环朱履。
    丛香绮。
    展旌旗。
    荡涟猗。
    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
    姿意游嬉。
    斜日晖晖。
    乱莺啼。
    销魂此际。
    君臣醉。
    貔貅弊。
    事如飞。
    山河坠。
    烟尘起。
    风凄凄。
    雨霏霏。
    草木皆垂泪。
    家国弃。
    竟忘归。
    笙歌地。
    欢娱地。
    尽荒畦。
    唯有当时皓月,依然挂、杨柳青枝。
    听堤边渔叟,一笛醉中吹。
    兴废谁知。
  • 《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
    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
    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
    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 《望江南/忆江南》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和泪拈琵琶。

猜你喜欢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