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小重山

[宋代]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沈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小重山译文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柳色春花明丽清新,春意已深。小花栏里的红芍药,已经露出了尖尖的小小花苞,如同美人头上的美丽饰物。雨后的春风,更显得温柔轻盈,到处响着各种鸟雀宛啭的迎接春天的歌声。太阳缓缓升起,晴空中尚有一点乌云。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以往的事情,再也不必回顾思索。趁着美好的春景,赶快去大好河山好好游览。旧日游玩过的迹印,如今处处都可找寻。但无处可寻的,就是一颗少年时的心。

小重山注解

1
春事:春色,春意。
2
阑:同“栏”。
3
簪:妇女插鬓的针形首饰,这里形容纤细的花芽。别名将离、离草,属虎耳草目,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
4
风软碎鸣禽:“风暖鸟声碎”的诗句。碎,鸟鸣声细碎。和缓的样子。天上少许乌云,一点点阴。节候;时节。登山临水。也指游览。昔日游览的地方。不可;不能。

小重山赏析

这首词所写的,可能并非词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乡做官多年,终于久游归来,或者少年时曾在某地生活过,而此时又亲至其地,重寻旧迹。季节正当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花栏里的红芍药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状如簪)。这,不光由于季节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润。“雨余”二字,虽然到第四句才点出,但这一因素,实际上贯串着整个景物描写。由于春雨之后,天气稳定,风和日丽,鸟雀唤晴,鸣声也格外欢快。一个“碎”字,见出鸟雀声纷繁,乃至多样。春日迟迟,由春入夏,白天越来越长。而湿润的春天,总爱播阴弄晴,“犹带一分阴”,正显出春天雨后景色的妩媚。总之,词人抓住春深和雨后的特点,写出眼前风物的令人流连忘返。

换头“往事莫沉吟”,起得很陡,从心理过程看,它是经过一番盘旋周折才吐出的。“莫沉吟”,正见作者面临旧游之地对往事有过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加以排遣,用“身闲时序好”劝自己登临游赏。“时序好”,并非宽慰自己的泛泛之词,从上片写景中,已显示了这一点。而“旧游无处不堪寻”,登临之际,往日的踪迹,又一一能寻访得见,这照说是令人欣慰的,但遗憾的是,往昔在此地游赏所怀有的那一颗少年心,再也寻找不到了。

词所表现的情绪是复杂的。年光流逝,故地重游之时,在一切都可以复寻、都依稀如往日的情况下,突出地感到失去了少年时那种心境,词人自不能免于沉吟乃至惆怅。但少年时代是人生最富有朝气、心境最为欢乐的时代,那种或是拏云般的少年之志,或是充满着幸福憧憬的少年式的幻想,在人一生中只须稍一回首,总要使自己受到某种激发鼓舞。人生老大,深情地回首往昔,想重寻那一颗少年心,这里又不能说不带有某种少年情绪的余波和回漩,乃至对于老大之后,失去少年心境的不甘,不满。“回来吧,少年心!”词人茫然若失之际,在潜意识里似乎有这种呼唤。可以说,词人的情绪应该是既有感恨,又不无追求,尽管他知道这种追求是不会有着落的。

词的上片写春深雨后的环境气氛,切合人到中年后复杂的心境意绪,它令人赏心悦目,也容易惹起人感恨。换头“往事莫沉吟”,对于上片写景来说,宕出很远。而次句“身闲时序好”,又转过来承接了上片关于景物时序的描写,把对于往事的沉吟排遣开了。

“旧游无处不堪寻”,见出登临寻访,客观环境并没有惹人不愉快之处,但语中却带出“旧游”二字,再次落到“往事”上。“无寻处,唯有少年心”,“无寻处”,三字重叠,以承为转,并且大大加强了转折的力量。过去的人生轨迹虽然还能找到,但少年时代那种天真烂漫的活泼之心已无法找到,找得到的东西反而增添,找不到东西的怅惘之情,使读者也不免感慨万分。词就这样一次次地铺展开来,又一次次地收转回来,使诗词既有气势,又把作者通过写词表达的忠情逐步深化了。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章良能

章良能[宋代]

章良能(?~1214),父章驹,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上虞知事。兄良肱,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

  • 《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 《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沈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 《题李伯时飞骑习射图》
    禁营貔虎天廐龙,技痒不奈刍粟丰。
    闻道宝津尝护驾,前朝踊跃矜戏雄。
    红绡低击柳枝碧,满满弯弓斫鬃射。
    偶然穿叶未为奇,截下红绡方破的。
    彩绳子长曳彩轻,闪烁眩转如奔星。
    弦头辟雳起马脚,回看一箭落欃枪。
    乌纱帽稳春衫薄,交鞯焕烂青丝络。
    千步场深隔九关,毕景驰驱有馀乐。
    李侯应奉随春官,日晏归穿卫士班。
    平生抵死怜神骏,绝艺那能不细看。
    不学阎公伏池侧,仓皇丹粉供宣索。
    他年乘兴试追寻,妙处只须凭子墨。
    十六蹄翻意态真,罄控应节顾眄视。
    当时骑士尽应尔,尚想元丰兵制新。
    慨今多事困供亿,养兵殆且殚民力。
    未闻士歌马腾槽,安得从容观戏剧。
  • 《题玲珑山》
    短锸长鑱出万峰,鉴开混沌作玲珑。
    市朝可是无巘敛,更向山林巧用工。
  •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余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猜你喜欢

  • 《过越》
    释斯植〔宋代〕
    渺渺天涯路,扁舟去不穷。
    水花随岸尽,山影落江空。
    往事千年梦,渔歌一夜风。
    诗成唯有月,清致兴谁同。
  • 《山园晚兴·传杯谁与豁幽悰》
    陆游陆游〔宋代〕
    传杯谁与豁幽悰?
    霜晚黄花未满丛。
    过雁一声寒霭外,短篱数掩夕阳中。
    易虽病里犹能读,诗到愁边始欲工。
    惟有功名真已矣,嬾将华发对青铜。
  • 《重九前一日领客登城即席次张以道韵》
    张镃〔宋代〕
    未倒花前凿落金,登携那怕嫩寒侵。
    归牛下陇争浮水,宿鸟随山不过林。
    衰鬓预吹明日帽,放歌时带故园音。
    菊烟桂露虽情物,须索高蟾管夜深。
  • 《铭诗·眼如电》
    刘克庄刘克庄〔宋代〕
    眼如电,十年读。
    腹如栉,三冬足。
    昔池上,赓黄鹄。
    今田间,叱黄犊。
    耕谷口,庐汾曲。
    洁去就,免殆辱。
    余先人,奋白屋。
    忠孝家,文章录。
    修名远,大运促。
    藐诸孤,忝似续。
    既显庸,亦老宿。
    如毛德,如天福。
    郭之东,溪之北,百弓地,十围木。
    几哉丘,吾所卜。
    汉赵岐,唐杜牧。
    皆自铭,不它属。
    虽短章,颇实录。
  • 《奉简在伯·先生自合饮官壶》
    赵蕃赵蕃〔宋代〕
    先生自合饮官壶,野老端宜满眼酤。
    白酒酿成聊送汝,未知湿沫与江湖。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