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宋代]詹玉

xiāngfénghuànxǐngjīnghuámèng
chénànbānyín
dānpínghuā
rènjiǔ
háng
chuīxiāngnòng
yòuliǔfēngqíng
méiyuè
huàhóngchuán
mǎnchūnshuǐduànqiáo
dāngshíxiànguài
shènhuātiānyuè
rénbèiyún
quèzǎicāngyān
gēngzhāobái
zuìxiūjiāngyòubié
jīnhuí
zàizhēliǔchuān穿
shǎnghuācuīxuě
shān
rěnjiàoréngēngshuō
查看更多 ∨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鉴赏

  “相逢”,该有多少话可说,多少事可忆,却是“唤醒京华梦”。在战后京华梦,指故朝南宋的京都生活。京华梦醒,“吴尘暗斑吟发”。吟发,即词人的头发。这两句,饱含词人的沧桑之慨。以下作具体抒写。“倚担”三句,写了三件令人难以忘怀的趣事:一是“倚担评花”。宋代的风俗是人皆不戴花,而挑担卖花者亦众。当时倚靠花担,品评着各色鲜花,一种风流趣事。二是“认旗沽酒”。游兴既高,自当有美酒助兴,觅酒家畅饮,说不尽的风流洒脱!三是“行歌奇迹”。一边游赏,一边吟诗,江山处处留足迹,也是风流闲雅!“历历”意为一切游乐情事都历历如昨。

  由杭州景色转写西湖胜景。从“吹香弄碧”“吹香”句先总写,作者不直接写花草树木,而先写其色彩与香味,便已画出一幅花团成阵,绿树成行的绚丽春景图,吹、弄二字表意准确而形象,和煦的春风吹来阵阵香气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坡柳”典出自苏东坡。苏轼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长官,写出了古今传诵的吟咏西湖的名作,并曾于西湖筑堤名为“苏堤”。“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九亭”说的就是苏堤景色。“坡柳”杨柳依依,写苏堤风光旖旎,承上“弄碧”。林逋长住于西湖孤山,酷嗜梅花,并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咏梅名篇。“逋梅”之典盖由其传出。词人在“吹香弄碧”的景物中特地拈出坡柳、逋梅,使如画的西湖风光更富于浓郁的诗意,在柳树、梅花和月色中,都融进了诗人的精神与风度,“画鼓”三句由岸上转写水面。春游时人头簇动,画楫船坊,栉次鳞比,箫鼓动地词中的“”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正是对这种盛况的艺术概括。

  上片写杭州和西湖景色,下片笔锋转向人事。

  “当时”点明故事为回忆,表明一种时态。此后虽然江南之地,依旧景物宜人,但时局已换,友人一个个风流云散。“花天月地,人被云隔”两句以一“甚”字领起怅怨之情油然而生。“却载”由“当时”写眼前。在国破家亡之际,只得过一种苍烟为伴、鸥鹭为友的隐居生活。以“却”表明生活境遇的转折,“更”,则是推进一层。欣逢故人,举怀畅饮,追怀往事,然而转眼之间又要在长江边上分手了,留恋之情引发悲伤之感。以“又别”点题,并慨叹这次相聚何其短暂。

  “今回”三句,推想别后之事。“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的西湖胜景,在战后还会依旧罢!在此一别,你不要忘记去“折柳穿鱼、赏梅摧雪。”这里蕴含一种兴亡之感和家国之恨。

  这是一首内涵却十分丰富送别词,决非一般离情所能概括得了的。词人把依依惜别之情和故国之思、兴亡之叹熔铸于一炉,浑然一体。通过游乐来表现故国的怀念主要是景美人旺是深深铭刻在词人心中的美好的故国形象。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詹玉

詹玉[宋代]

詹玉(生卒年不详)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人。至元间历除翰林应奉、集贤学士,为桑哥党羽。桑歌败,为崔劾罢(见《元史。崔传》)。著有《天游词》一卷。主要作品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汉宫春》《桂枝香》《多丽》《三姝媚》《渡江云》等。

  • 《霓裳中序第一》
    一规古蟾魄。
    瞥过宣和几春色。
    知那个、柳松花怯。
    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龙章凤刻。
    是如何、儿女消得。
    便孤了、翠鸾何限,人更在天北。
    磨灭。
    古今难别。
    幸相从、蓟门仙客。
    萧然林下秋叶。
    对云淡星疏,眉青影白。
    佳人已倾国。
    赢得痴铜旧画。
    兴亡事,道人知否,见了也华发。
  • 《汉宫春》
    吟发萧萧。
    正古槎秋入,河汉银涛。
    红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箫。
    晋时言语,问何人、还肯逍遥。
    知几度、落花啼鸟,乡歌犹在儿曹。
    游帷旧时明月,照满庭空翠,剪剪春梢。
    西山笑人底事,流浪宫袍。
    江湖近日,说神仙、多在渔樵。
    千古意,水沈香里,孤枫阴落重霄。
  • 《多丽》
    晚云归,小楼又作阴凉。
    霎儿间,恨桐招雨,西风叶叶商量。
    醒时心、又还南浦,愁边句、多在夕阳。
    菱碗笼青,莲瓶拖艳,旋倾花水咽茶香。
    怨蛩有、许多言语,说动软心肠。
    夜沈沈,几条凉月,界破晴窗。
    共绣帘吹絮未久,却孤剑水云乡。
    自家书、未能成字,邻家笛、且莫吹商。
    好梦偏悭,闲情未了,隔墙又唱秋娘。
    帕绡衣、旧时香折,戏封做书囊。
    鸳鸯字,见时千万,绣一双双。
  • 《桂枝香》
    紫薇花露,潇洒作凉云,点商勾羽。
    字字飞仙,下笔一帘风雨。
    江亭月观今如许。
    叹飘零、墨香千古。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
    甚两两、凌风驾虎。
    恁天孙标致,月娥眉妩。
    一笑生春,那学世间儿女。
    笔床砚滴曾窥处,有西山、青眼如故。
    素笺寄与,玉箫声彻,凤鸣鸾舞。
  • 《渡江云》
    拖阴笼晚暝,商量清苦,阵阵打篷声。
    分明都是泪,不道今宵,篷底有离人。
    松涛摇睡,梦不稳、难湿巫云。
    几点儿、泪痕跳响,休要醒时听。
    销魂。
    灯下无语,泣梨花,掩重门夜永。
    应是添、伤春滋味,中酒心情。
    东风湖上香泥软,明日去、天色须晴。
    相见也,洛阳沽酒旗亭。

猜你喜欢

  • 《邹操·归欤怀哉》
    黄庭坚黄庭坚〔宋代〕
    归欤怀哉,此邦不可以游。
    眷吾车而有柅,非河浒之无舟。
    政何君而莫与,君何国而莫求。
    岁荏荏而老至,慨时运之不逑。
    洋洋乎水哉,丘之不得济也。
    昊天不吊,仁者此无罪也。
    揽国辟而家擅,几何而不殆也。
    心病不可药,手足未有害也。
    鸟覆巢於主人,凤摩天而逝也。
    求所用生丧其生,吾不忍幪此虿也岂曰如之何,然後求诸蔡也。
    已乎已乎!
    鸟兽山林,则以食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归我休矣,奉帝则也。
    大同至小,天地德也。
    小物自私,智之贼也。
    国无知兮,我非伤悲兮。
    驺御委辔,四牡驰兮。
    心不慊於前驱,又欲下而走兮。
    中园有林,斧所相兮。
    大厦峨峨,不谋匠兮。
    往者不可及,来者吾犹望兮。
  • 《冬日书事·一月天不暖》
    魏野魏野〔宋代〕
    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
    吟余还默坐,稚子问慵应。
  • 《满庭芳·红叶飘零》
    舒亶舒亶〔宋代〕
    红叶飘零,寒烟疏淡,楼台半在云间。
    望中风景,图画也应难。
    又是重阳过了,东篱下、黄菊阑珊。
    陶潜病,风流载酒,秋意与人闲。
    霞冠。
    敧倒处,瑶台唱罢,如梦中还。
    但醉里赢得,满眼青山。
    华发看看满也,留不住、当日朱颜。
    平生事,从头话了,独自却凭栏。
  • 《髑髅颂·黄沙枯髑髅》
    黄庭坚黄庭坚〔宋代〕
    黄沙枯髑髅,本是桃李面。
    如今不忍看,当时恨不见。
    业风相鼓击,美目巧笑倩。
    无脚又无眼,著便成一片。
  •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刘黻刘黻〔宋代〕
    书法严贬褒,明辨邪正要。
    寒暑自迭禅,日星常与存。
    浮云岂不翳,昭晰谁其昏。
    笔削匪烂报,执拗开乱原。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