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译文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注解

1
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
2
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3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4
春草:一作“芳草”。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
5
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赏析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弹琴》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 《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猜你喜欢

  • 《别石泉》
    李绅李绅〔唐代〕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 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 《送新罗客归》
    许彬许彬〔唐代〕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
    风土难知教,程途自致贫。
    浸天波色晚,横吹鸟行春。
    明发千樯下,应为更远人。
  • 《听莺歌·新莺傍檐晓更悲》
    灵澈灵澈〔唐代〕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
    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
    偶然弄枢机,婉转凌烟霞。
    众雏飞鸣何局促,自觇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鹭长在汀洲宿。
    黑雕黄鹤岂不高,金笼玉钩伤羽毛。
    三江七泽去不得,风烟日暮生波涛。
    飞去来,莫上高城头,莫下空园里。
    城头鸱乌拾膻腥,空园燕雀争泥滓。
    愿当结舌含白云,五月六月一声不可闻。
  • 《乐府体》
    曹邺曹邺〔唐代〕
    莲子房房嫩,菖蒲叶叶齐。
    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
  • 《白石滩》
    王维王维〔唐代〕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