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唐代]李白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王出三山按五湖,楼船跨海次陪都。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译文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永王在至德三载三月出师东巡,天子宣他遥分龙虎之旗委以重任。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永王的楼船听过之处,波涛汹涌的长江和汉水,顿时变得像雁鹜一样的风平浪静。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

钟山龙盘,石城虎踞,金陵果然是帝王之州,如今帝子永王来访金凌之旧迹。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春风吹暖了旧苑中的昭阳宫殿,明月高高地照耀着鳷鹊楼。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太上皇和皇上在外巡游尚未回到首都长安,诸先帝陵寝松柏蒙受胡尘而使人悲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各路诸侯都不来救河南之地,欣喜的是贤王却率领兵马远道前来勤王。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丹阳的北固山就是古来的吴关,江边的楼台隐映于云水之间,美如画图。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如今胡虏的战火已燃及沧海,永王大军东巡的旌旗在大江两岸围绕,飘扬于碧山之间。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

永王大军出巡三江,按兵五湖,楼船出征跨海行次扬州。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战舰森森地站满了彪虎之士,战船满载着征战的良马。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长风吹着船帆,其势一往无前,军威所到之处海动山倾,誓摧胡虏。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君看永王率兵浮江而下,多么像当年晋朝的龙骧将军出峡伐吴呀!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秦始皇想浮海却造桥不成,汉武帝在寻阳射蛟也是空忙一场。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我家贤王的楼舰是为平叛而来,其举可轻秦汉,最似太宗文皇帝渡海伐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先在云梦开津大都督府,再在益陵取钟山做王苑中的小山。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皇帝宠命贤王以重任入楚关,扫清江汉地区就凯旋。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试借我君主所赐的玉马鞭一用,我坐在琼筵之上为君指挥平叛。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南风所向,将胡尘一日而扫静,然后再西入长安,胜利归朝,朝拜天子。
展开
收起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注解

1
永王:唐玄宗第十六子,名李璘。
2
正月:指农历十一月。这里用的是“王正月”。周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
3
龙虎旗:绘有龙虎的旗帜,为天子仪仗。这里借指节度使的重任。
4
风波:指乱象。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地域。翻为,反而成为。这里泛指游乐之地。形容洛阳被安禄山叛军占领后的乱象。三川,指洛阳。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虏,指安禄山叛军。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东山,谢安隐居处。
5
雷鼓:如雷的鼓声。猎猎,风声。寻阳,即浔阳。晋浔阳郡,隋为九江,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6
三吴:泛指吴地,具体说法较多。
7
五色光:官军上面的瑞气。
8
龙盘虎踞: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州,南朝谢脁《入朝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为其所本。
9
故丘:故墟。谓金陵曾为六朝故都。
10
昭阳殿:昭阳殿乃太后所居,在台城(宫殿名)内。南朝楼阁名,在金陵。指三原高祖献陵,礼泉太宗昭陵,奉天(今乾县)高宗乾陵,富平中宗定陵,奉先(今蒲城)睿宗桥陵。
11
河南:指洛阳。
12
贤王:有德行的君王。这里指永王李璘。
13
丹阳北固:谓丹阳的北固山,是吴地的险要关隘。唐时丹阳,即今之江苏镇江市。北固山,在镇江北,下临长江。
14
次:驻守。
15
扬都:指扬州。此句的正常语序是“楼船次扬都而跨海”。现在这样排列语序,是为了押韵和调整平仄格律。是夸张之辞。
16
森森:威严可畏貌。
17
虎士:勇武之士。
18
征帆:战舰的借代。
19
龙驹:喻指豪杰之士。
20
长风:大风。
21
挂席:船上张起的帆。
22
古月摧:谓战胜胡兵。摧,挫败。古月,胡字的隐语,指胡兵。谓永王的战舰浩浩荡荡地沿江东进,多么像晋朝王濬伐吴的楼船。
23
楚关:楚地关塞。泛指楚地。云梦,古湖泊名,具体位置说法不一。大致在今湖南与湖北之间。这里泛指楚地。汉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这里指行军中的临时住所。君王,指永王李璘。玉马鞭,指军事指挥权。
24
指挥:发令调遣。戎虏,古代对西北少数名族的蔑称。
25
琼筵:盛宴;美宴。这里泛指室内办公地点。诗人自谓平息叛乱后,西归长安,向唐天子汇报战况。
26
日:喻指皇帝。
展开
收起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赏析

诗人自谓在国家大难当头时,希望像谢安一样从容镇静地破敌除患。这首诗艺术构思非常出色,欲抑故扬,跌宕有致。诗人于前二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在衬托后二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愈见其从容镇定地“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这种反衬性的蓄势之笔,增强了诗的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猜你喜欢

  • 《董公诗》
    张籍张籍〔唐代〕
    谁主东诸侯,元臣陇西公。
    旌节居汴水,四方皆承风。
    在朝四十年,天下诵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东方有艰难,公乃出临戎。
    单车入危城,慈惠安群凶。
    公谓其党言,汝材甚骁雄。
    为我帐下士,出入卫我躬。
    汝息为我子,汝亲我为翁。
    众皆相顾泣,无不和且恭。
    其父教子义,其妻勉夫忠。
    不自以为资,奉上但颙颙. 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所忧在万人,人实我宁空。
    轻刑宽其政,薄赋弛租庸。
    四郡三十城,不知岁饥凶。
    天子临朝喜,元老留在东。
    今闻扬盛德,就安我大邦。
    百辟贺明主,皇风恩赐重。
    朝廷有大事,就决其所从。
    海内既无虞,君臣方肃雍。
    端居任僚属,宴语常从容。
    翩翩者苍乌,来巢于林丛。
    甘瓜生场圃,一蒂实连中。
    田有嘉谷陇,异亩穗亦同。
    贤人佐圣人,德与神明通。
    感应我淳化,生瑞我地中。
    昔者此州人,但矜马与弓。
    今公施德礼,自然威武崇。
    公其共百年,受禄将无穷。
  • 《登游齐山》
    许坚许坚〔唐代〕
    星使南驰入楚重,此山偏得驻行踪。
    落花满地月华冷,寂寞旧山三四峰。
  • 《西施石》
    楼颖〔唐代〕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 《远烟》
    处默〔唐代〕
    霭霭前山上,凝光满薜萝。
    高风吹不尽,远树得偏多。
    翠与晴云合,轻将淑气和。
    正堪流野目,朱阁意如何。
  • 《丈人观》
    徐氏徐氏〔唐代〕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