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东楼

[唐代]杜甫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东楼译文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走上那万里迢迢的沙漠之路,西行的人们都要经过这座城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一次次的出征啊,只是增添着新死者的尸骨,却不见旧死者返回灵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楼的檐角凌风翘起,多么高寒;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一片昏暗。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城门下又有驿使喧呼而过,该是西行远途与吐蕃和谈。

东楼注解

1
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
2
但:只。
3
征魂:指出征战士的灵魂。高高地迎风凌空而起。
4
昏:昏暗。声;这里指驿使的传呼声。
5
驿使:信使,出往外域的使节。
6
节:使节。
展开
收起

东楼赏析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首联这两句写东楼的位置,是全诗关键所在。正因为西行去万里流沙道者必须经过此门,所以东楼这一普通建筑,才与历史、现实、战争、使节联系在一起。诗人登楼远视俯瞰,战士们从东楼出发踏上征途,路途遥远而艰辛,也反映了战争的艰苦。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颔联这两句写战争、写过去。 “新战骨”说“但添”,“旧征魂”说“不返”,可见将士有去无回,而且即使死了也于事无补。此二句写得十分悲惨。多年的征战,使得无数将士献身沙场,横尸荒野,何曾见到他们魂返故园?而今战场又添新战骨,更叫人感到凄凉冷落。这两句烘托出战争的残酷至极,表明了诗人对出征在外的战士的担忧和对战争的不满和愤慨。

颈联承接首联仍然写楼,不同的是首联只写了东楼的位置,描绘的是远景,这两句却写到了东楼的本身,描绘的是近景。“楼角临风迥”,这句写“楼角”,高昂凌风,是多么的高寒;“城阴带水昏”,这句写“城阴”,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低下阴森,一片昏暗,两者构成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让人感觉战乱的凄惨。这两句描写在沧桑变幻城头依旧的背后,令人觉得这座东楼既是历史的见证,照应了颔联对战争的感慨,又是生死莫测的不幸之门,从而引起了尾联——使节出国和谈,但是战争的最终结果却是不能预料。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尾联承接颈联,再写人事。前两句写的是历史上的战争,这两句写的是现实的使节;前两句虚摹,这两句实写。这几句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过去的将士多半是有去无回,而现在的使节频繁派出,对即将爆发的战争依旧没有遏制作用,不久以后仍将有大批将士如往日一样,去作战送死,表现了战争的无情。

这首诗是杜甫的后期作品,诗人按照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描绘了在秦州城东楼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将士的担忧之情。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猜你喜欢

  • 《送蕲州裴员外》
    罗隐罗隐〔唐代〕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两晋家声须有主, 六朝文雅别无人。
    荣驱豹尾抛同辈,贵上螭头见近臣。
    蕲水苍生莫相羡,早看归去掌丝纶。
  • 《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
    刘禹锡刘禹锡〔唐代〕
    将星夜落使星来,三省清臣到外台。
    事重各衔天子诏, 礼成同把故人杯。
    卷帘松竹雪初霁,满院池塘春欲回。
    第一林亭迎好客,殷勤莫惜玉山颓。
  • 《上元三首》
    韦蟾韦蟾〔唐代〕
    新正圆月夜,尤重看灯时。
    累塔嫌沙细,成文讶笔迟。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
    生惜兰膏烬,远为隔岁期。
    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
    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
    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
    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宝神光动,生金瑞色浮。
    照人低入郭,伴月夜当楼。
    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
    夜阑陪玉帐,不见九枝留。
  • 《鱼庵·庵中只方丈》
    皮日休皮日休〔唐代〕
    庵中只方丈,恰称幽人住。
    枕上悉渔经,门前空钓具。
    束竿时倚壁,晒网还侵户。
    上泂有杨颙,须留往来路。
  • 《梅花》
    罗邺罗邺〔唐代〕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