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蓝田溪与渔者宿

[唐代]钱起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洲趣。
芦中夜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蓝田溪与渔者宿译文

蓝田溪与渔者宿赏析

在古典诗词中,以渔父为题材的作品,从楚辞《渔父》起,多不胜数。古代诗人常把渔夫视为隐者形象。一般写渔夫的作品多客观描绘其飘然物外、自得其乐,而钱起这首五古却写了“与渔者宿”,别出蹊径,饶有新趣。

诗的前六句写爱渔者的居住地。诗人漂游在外,到了蓝田溪渔者的住处,觉得找到了自己追寻的理想境地。本来就是“独游屡忘归”的,何况此时到了一个隐者栖息的地方,则更感到得其所哉。这里有清泉明月,有隐逸高士,境合于心,人合于情,自然更是心惬神怡了。诗人描写对蓝田溪的喜好,层层推进,“况此隐沦处”,意为更加“忘归”,继而以水清可以濯发,月明使人留恋,进一步说明隐沦处的美好。

最后以“更怜垂纶叟”,更爱那老渔翁,归结到愿和渔者同宿的期望上。隐处的好,就在于这里“清”、“明”、“静”,作者将这些意念以特有的景物予以编织,构成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图景。

诗的中间四句写与渔者宿的乐趣。诗人与渔者宿,并不是因为旅途无处可栖,而是清夜长谈,得到了知音。谈论之中,渔者飘然物外的情怀,千里沧洲的乐趣,使自己心向往之。“白云心”,用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意,就如柳宗元《渔翁》中写“岩上无心云相逐”以喻隐者之意一样。“沧洲趣”,即隐居水边之趣。沧洲,滨水的地方。古代常作为隐士的居处。诗人与渔者同宿,纵谈隐居之道,遁世之乐,不觉野火烧尽,东方破晓。可见两人通宵煮水烹茗,畅谈不休,其乐融融。

最后两句写与渔者不忍分别之情。诗人为此时分手如飞禽各栖其枝而叹息,不知何时再得相遇,惆怅不已。由此又将与渔者宿的感情推进一层。

古代诗词中写隐士多写不遇。隐士隐姓埋名,遁世避居,要写时往往“以影写竿”,如唐代贾岛的《访隐者不遇》,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陆畅的《送李山人归山》,宋代魏野的《寻隐者不遇》等等。

如要写相遇之人,多写渔者、樵者、耕者,而很少如钱起这样写与隐居的渔者同宿的。钱起这样写,增强了人们对隐者的生活与情志的真实感,同时从诗人吐露的与渔者同宿的投契、眷念上,表现了他的胸襟。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钱起

钱起[唐代]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逢侠者》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 《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阳。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 《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 《归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猜你喜欢

  • 《青云干吕》
    林藻林藻〔唐代〕
    应节偏干吕,亭亭在紫氛。
    缀空初布影,捧日已成文。
    结盖祥光迥,为楼翠色分。
    还同起封上,更似出横汾。
    作瑞来藩国,呈形表圣君。
    裴回如有托,谁道比闲云。
  • 《谢人惠端溪砚》
    齐己齐己〔唐代〕
    端人凿断碧溪浔,善价争教惜万金。
    砻琢已曾经敏手, 研磨终见透坚心。
    安排得主难移动,含贮随时任浅深。
    保重更求装钿匣,闲将濡染寄知音。
  • 《阳春曲·愁见唱阳春》
    张辞〔唐代〕
    愁见唱阳春,令人离肠结。
    郎去未归家,柳自飘香雪。
  •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刘禹锡刘禹锡〔唐代〕
    离席一挥杯,别愁今尚醉。
    迟迟有情处,却恨江帆驶。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 《屈原·满朝皆醉不容醒》
    周昙周昙〔唐代〕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