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赠李龟年

[唐代]李端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
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
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

赠李龟年译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端

李端[唐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
    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
    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
    菊花开欲尽,荠菜泊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
    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簟竹。
  • 《横吹曲辞·关山月》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猜你喜欢

  •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之作》
    王光庭〔唐代〕
    省俗恩将遍,巡方路稍回。
    寒随汾谷尽,春逐晋郊来。
    云骑传行漏,烟旄引从台。
    惠风初应律,和气正调梅。
    雅颂通宸咏,天文接曙台。
    灞陵桃李色,应待日华开。
  • 《窊尊诗(在道州)》
    元结元结〔唐代〕
    巉巉小山石,数峰对窊亭。
    窊石堪为樽,状类不可名。
    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瀛。
    尊中酒初涨,始有岛屿生。
    岂无日观峰,直下临沧溟。
    爱之不觉醉,醉卧还自醒。
    醒醉在尊畔,始为吾性情。
    若以形胜论,坐隅临郡城。
    平湖近阶砌,近山复青青。
    异木几十株,林条冒檐楹。
    盘根满石上,皆作龙蛇形。
    酒堂贮酿器,户牖皆罂瓶。
    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 《途中柳》
    李中〔唐代〕
    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
    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
  •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郑絪〔唐代〕
    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
    沐兰朝太一,种竹咏华胥。
    禁静疏钟彻,庭开爽韵虚。
    洪钧齐万物,缥帙整群书。
    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
    同怀不同赏,幽意竟何如。
  • 《与桐庐郑明府》
    方干方干〔唐代〕
    字人心苦达神明,何止重门夜不扃。
    莫道耕田全种秫, 兼闻退食亦逢星。
    映林顾兔停琴望,隔水寒猿驻笔听。
    却恐南山尽无石,南山有石合为铭。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