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鹧鸪天(和传先之提举赋雪)

[宋代]辛弃疾

泉上长吟我独清。
喜君来共雪争明。
已惊并水鸥无色,更怪行沙蟹有声。
添爽气,动雄情。
奇因六出忆陈平。
却嫌鸟雀投林去,触破当楼云母屏。

鹧鸪天(和传先之提举赋雪)译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送剑与傅岩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 《满江红》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章,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猜你喜欢

  • 《咏竹生花》
    赵崇嶓赵崇嶓〔宋代〕
    竹老方作花,清气应自结。
    结实成琅玕,中心换冰雪。
    世人弗肯食,欲献终不屑。
    凤凰在高冈,音响方节节。
  • 《寄宗室周臣观察》
    〔宋代〕
    帝胄天孙多茂良,似公人物更难方。
    诗书自负青云器,风月能收古锦囊。
    科斗雷文陈几席,鳞衣蚁食耀杯觞。
    都城邂逅倾迟素,崧少归来一梦长。
  • 《小重山》
    祖可〔宋代〕
    谁向江头遣恨浓。
    碧波流不断,楚山重。
    柳烟和雨隔疏钟。
    黄昏後,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
    阿谁犹笑语,拾残红。
    珠帘卷尽落花风。
    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 《和陈中行校书》
    陈宓〔宋代〕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阳。
    风月已为友,云水环其乡。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扬扬。
    萧疏谢公墅,淡静午桥庄。
    门前有游子,跨马服牛箱。
    冲冲自朋往,衮衮不可量。
    谁趋雪霜地,竞媚桃李场。
    唯夸颜色好,岂寤道德凉。
    伟此岁寒值,千载有耿光。
    罙高万物表,耻并群花芳。
    刚肠逾铁石,劲气侵颜行。
    况有至佳实,未熟世已望。
    负以黄金鼎,登之白玉堂。
    调胹谐众口,隽永讵可志。
    致君高舜禹,美俗归轩唐。
    药石神圣主,岂但尉黔苍。
    功名满蛮貊,誉处还括囊。
    终始不少玷,圭璋更顒昂。
    我实爱君厚,祷颂无以将。
    所愿进退节,皋夔与疏杨。
    遂使见慕徒,夙志惬以偿。
  • 《金灯花》
    董嗣杲〔宋代〕
    弱瓣坚须灿野光,成丛灼灼斗丹妆。
    风葩净蕴商天艳,霞朵轻摇月夜凉。
    沈透柔柯难受雨,冷零嫩叶不禁霜。
    通明可使书窗透,肯拾秋萤聚作囊。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