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贺新郎(用韵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余欲令筑陂於其前)

[宋代]辛弃疾

拄杖重来约。
对东风、洞庭张乐,满空箫勺。
巨海拨犀头角出,来向此山高阁。
尚两两、三三前却。
老我伤怀登临际。
问何方、可以平哀乐。
唯酒是,万金药。
劝君且作横空鹗。
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
九万里风斯在下,翻覆云头雨脚。
更直上、昆仑濯发。
好卧长虹陂十里,是谁言、听取双黄鹤。
推翠影,浸云壑。

贺新郎(用韵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余欲令筑陂於其前)译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送剑与傅岩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 《满江红》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章,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猜你喜欢

  • 《次韵张守游赵园》
    陈造〔宋代〕
    躬挽慈舆访小园,径奭和气满壶天。
    微风会意祛轻暑,红药多情驻晚妍。
    欬唾生春见能事,平反供笑掩前贤。
    奉亲得句无穷乐,不学狂生卧酒船。
  • 《送王禹锡·江南山水只供愁》
    谢逸〔宋代〕
    江南山水只供愁,征雁来时正倚楼。
    十里珠帘皆可意,西风吹梦到扬州。
  • 《书四望亭》
    王珪王珪〔宋代〕
    轩然独到碧峰头,万里青霄入寸眸。
    日夜松声如雨急,古今山色与云浮。
    废朝风物依依在,客路江波滚滚流。
    汉辇已沈江树老,天涯寂寞下归舟。
  • 《夜行忆山中》
    梅尧臣梅尧臣〔宋代〕
    青荧鬼火动,不悟前山雨。
    昏径枭鸟鸣,独行毛发聚。
    桷叶枯缀林,风动疑有虎。
    低迷薄云开,心喜淡月吐。
  • 《卜算子(和思宪兄韵)》
    黄童〔宋代〕
    不忍更回头,别泪多于雨。
    肺腑相看四十秋,奚止朝朝暮暮。
    何事值花时,又是匆匆去。
    过了阳关更向西,总是思兄处。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