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惜秋华·木芙蓉

[宋代]吴文英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
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
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
相携。
试新妆乍毕,交扶轻醉。
长记断桥外。
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
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
愁边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声里。
风起。
舞斜阳、阑干十二。

惜秋华·木芙蓉译文

惜秋华·木芙蓉注解

1
后:一本作“却”。
2
锦段:即“锦缎”。
3
障:一本作“幢”。
4
六幺:亦写作“六么”。

惜秋华·木芙蓉赏析

《惜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木芙蓉”,亦略称为芙蓉。韩愈有木芙蓉诗,今俗名酒醉芙蓉。

“路远”三句,引神话传说入手。“仙城”,即原注中的芙蓉城。事见胡微之《芙蓉城传》,略云:王迥,子高。初遇一女,自言周太尉女,萁契当侍巾帻;自此攸忽来去。一夕,梦周道服而至,谓王曰:“我居幽僻,君能一往否?”王喜而从之。过一岭,至一殿宇,殿上卷帘,有美丈夫朝服凭几,少顷帘下,周与王登东廊之楼,梁上题曰:“碧云。”王未及下,一女郎登,年可十五,容色娇媚,亦周之比;周谓王曰:“此芳卿也。”梦之明日,周来,王语以梦,问何地。周曰:“芙蓉城也。”王问芳卿何姓。曰:“与我同。”按:苏轼的《芙蓉城诗序》云“世传王迥子高遇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梦窗系用胡微之、苏轼的“王子高芙蓉城遇仙”的传说以应题。此言芙蓉仙城离开这里是非常遥远的,自从王子高离开那里之后,原先容颜娇媚的周芳卿,因思念“王郎”之故,已变得面目憔悴。“锦段”两句。言仙女“芳卿”为了要来寻找“王郎”,从芙蓉城出来,用锦段铺设步障,竟把所有的锦段都用上了。此也点出“路远”也。步障:古代显贵出行所设的屏蔽风寒尘土的行幕。《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凡花”两句,以对比突出木芙蓉花。言世俗的花娇嫩而不禁秋风摧残,可是沾有仙气的木芙蓉花就不同了,它在秋阳中将花开得丰腴鲜丽、红白相间,煞是好看。“相携”三句,见花致幻。言词人见了木芙蓉花后,仿佛又看到它幻化成仙女“芳卿”,且携着王子高翩翩而来,他们俩穿着新奇的服装,交颈共杯,以期一醉。上片引典故而用幻写真。

“长记”三句,忆旧。言自己想起经常骑着玉骢马匆匆路过西湖断桥边时,也曾看见那里有一丛木芙蓉,想来此时花也一定开得千娇百美,使路人侧目凝望。“昨梦”两句,记梦。词人说:昨天夜里我曾梦见过一丛不知名姓的异花,现在看了木芙蓉后,才恍然醒悟,原来梦中也是此花啊!“愁边”四句,再起幻觉。言词人担心夜暮降临而遮没了“碧云楼”(亦即眼前的木芙蓉)的真面目,不觉又幻想起能邀请来仙子“芳卿”,为他唱起动人的《六么》曲,并在金风夕照中为他翩翩而舞。而自己也在兴奋地和着舞曲的节奏,拍遍了重台栏干。下片由眼前之花忆旧、入幻。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渡江云三犯》
    羞经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
    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
    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
    题门惆怅,坠履牵萦,数幽期难准。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山黛暝、尘波绿无痕。
  •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 《浣溪沙》
    门隔花深旧梦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 《解连环》
    暮檐凉薄。
    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
    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
    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
    掩練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沉断索。
    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
    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
    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
    记湘娥,绛绡暗解。
    褪花坠萼。
  • 《解连环》
    思和云结。
    断江楼望睫,雁飞无极。
    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赠故人,送秋行色。
    岁晚来时,暗香乱、石桥南北。
    又长亭暮雪,点点泪痕,总成相忆。
    杯前寸阴似掷。
    几酬花唱月,连夜浮白。
    省听风、听雨笙箫,向别枕倦醒,絮飏空碧。
    片叶愁红,趁一舸、西风潮汐。
    叹沧波、路长梦短,甚时到得?

猜你喜欢

  • 《观除目·四正宫中坐五穷》
    曾丰〔宋代〕
    四正宫中坐五穷,若于群在不吾攻。
    畏途过后犹寒胆,除目陈前不热中。
  • 《水调歌头·汉代李元礼》
    毛并〔宋代〕
    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
    英姿雅望,凛凛玉立冠中都。
    礧磈胸中千丈,不肯低回青禁,引去卧江湖。
    更学鸱夷子,一舸下东吴。
    送公别,杯酒尽,少踌躇。
    旧棠阴下,几人临路拥行车。
    归近云天尺五,梦想经纶贤业,谈笑取单于。
    为问苕溪水,留得此翁无。
  • 《洞仙歌令/洞仙歌》
    康与之康与之〔宋代〕
    若耶溪路。
    别岸花无数。
    欲敛娇红向人语。
    与绿荷、相倚恨,回首西风,波淼淼、三十六陂烟雨。
    新妆明照水,汀渚生香,不嫁东风被谁误。
    遣踟蹰、骚客意,千里绵绵,仙浪远、何处凌波微步。
    想南浦、潮生画桡归,正月晓风清,断肠凝伫。
  • 《有怀前人·湖平去棹复鸣鼙》
    赵抃赵抃〔宋代〕
    湖平去棹复鸣鼙,一别何时手重携。
    龙榜昔同科甲乙,虎符今得郡东西。
    寻真曾忆观丹井,乘兴徒思泛剡溪。
    闻说公堂多暇豫,湖山无处不留题。
  • 《燕子坡》
    范成大范成大〔宋代〕
    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冢累。
    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峰危。
    木末见夔峡,一沟盎春泥。
    中有天下险,造化真儿嬉。
    峰顶不满笑,舟中鬓成丝。
    登高尚超览,况乃绝俗姿。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