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 一作:踟蹰)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解

1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2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3
表里:即内外。
4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5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6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 chú)”。
7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伤心,令人伤心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8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9
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展开
收起

山坡羊·潼关怀古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第一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作为六朝古都,长安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养浩

张养浩[元代]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雁儿落兼得胜令》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
    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
    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
    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
    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
    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抖擞了元亮尘,分付了苏卿印;
    喜西风范蠡舟,任雪满潘安鬓。
      乞得自由身,且作太平民;
    酒吸华峰月,吟泺水春。
    而今,识破东华梦;
    红裙,休歌南浦云。
    三十年一梦惊,财与气消磨尽。
    把当年花月心,都变做了今日山林兴。
      早是不能行,那更鬓星星。
    镜里常嗟叹,人前强打撑。
    歌声,积渐的无心听;
    多情,你频来待怎生?
    自高悬神武冠,身无事心无患。
    对风花雪月吟,有笔砚琴书伴。
      梦境儿也清安,俗势利不相关,由他傀儡棚头闹,且向昆仑顶上看。
    云山,隔断红尘岸;
    游观,壶中天地宽。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监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间。
    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
    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
    身安,倒大来无忧患;
    游观,壶中天地宽。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 《一枝花·咏喜雨》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猜你喜欢

  • 《苏武慢·运气吞霞》
    冯尊师〔元代〕
    运气吞霞,乘风饮露,须列五云为则。
    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
    铅汞相迎,造化炉中,烹就一丸端的。
    这阴阳、神用虚无,长养浩然消息。
    玄关悟、到此方知,盲聋耳目,得遇至人开剔。
    用符妙道,默运玄机,琼液转流增益。
    云水清闲,太虚空寂,寥廓本无踪迹。
    这金丹一诀,平生疑难,涣然冰释。
  • 《巫山一段云龙阳观九日》
    尹志平〔元代〕
    白酒宽怀抱,黄花喷鼻香。
    此般真味庆重阳。
    性月自圆方。
    山后三秋无别。
    幽槛几丛开彻。
    两轩各各*芳鲜。
    雅胜洞中天。
  • 《感皇恩丁亥年十月初一日,先生要化马钰,》
    王哲王哲〔元代〕
    百日锁庵门。
    擒颠缚傻。
    闲闲澄中,静养真假。
    个人叹问,直恁如斯潇洒。
    我咱知得也。
    诚清雅。
    别有一般,分明好画。
    频频擎出暂悬挂。
    那满要看,万斛珍珠酬价。
    恁时传说下。
    些儿话。
  • 《跋郝仲雨游梁百韵》
    方回方回〔元代〕
    读君百咏魏中梁,始僭诸侯又僭王。
    孟子两言无识者,六王亡更七王亡。
  • 《南乡子·夜户喜凉飙》
    刘秉忠刘秉忠〔元代〕
    夜户喜凉飙。
    秋入关山暑气消。
    句引客情缘底物,鹪鹩。
    落日凄清叫树梢。
    古寺漏长宵。
    一点青灯照寂寥。
    暮雨夜深犹未住,芭蕉。
    残叶萧疏。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