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岁暮到家

[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岁暮到家译文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累辛苦。

岁暮到家注解

1
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2
寒衣针线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迟疑徘徊,扪心自问。
3
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的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
4
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苦辛。

岁暮到家赏析

《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低回”,迂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展开
收起

岁暮到家写作背景

   表达了作者念家,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有此诗。一二句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三四句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分写母子深情。以下四句叙述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途劳顿而发怨言。可谓情真意切,语浅情浓。

岁暮到家介绍

  蒋士铨与袁牧、赵翼齐名,是性灵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他久别回家后见到母亲时母亲的欣喜之状和无微不至关怀。最后两句写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第七句中的“愧”(惭愧、愧怍)就是指这个。但自己长年在外奔波也是无奈之举,而且风尘仆仆,十分辛苦,本来也是可以向母亲倾诉的。但看到母亲刚才见儿子回来时的高兴劲,特别是看到母亲是那么心疼儿子因在外劳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么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劳累的情况告诉母亲而使她更增担忧呢?所以最后一句“不敢叹风尘”就是写这种复杂的感情的。

  刻画慈母形象在于前六句描写他久别回家后见到母亲时母亲的欣喜之状和无微不至关怀。而最后两句写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慈母形象具体表现“喜”“怜”“呼”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蒋士铨

蒋士铨[清代]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远游(二首选一)》
    初日照林莽,积霭生庭闱。
    长跪拜慈母,有泪不敢垂;
    “连年客道路,儿生未远离;
    力学既苦晚,可复无常师?
    负籍出门去,白日东西驰;
    远游幸有方,母心休念之。
    儿食有齑粉,母毋念儿饥;
    儿服有敝裘,母毋念儿衣。
    倚闾勿盼望,岁暮儿当归。
    ”俯首听儿言,丁宁语儿知。
    小妹不解事,视母为笑唬。
    新妇亦善愁,含泪无言词。
    繁忧未能语,匪但离别悲。
    父车既已驾,我复行迟迟。
    岂无寸草心,珍重三春晖。
    仰看林间乌,绕树哑哑飞。
  • 《极目(二首选一)》
    江山奇胜总偏安,天堑茫茫固守难。
    史册事随春梦过,皖公青入酒杯间。
  • 《响屧廊》
    不重雄封重艳情,遗踪犹自慕倾城。
    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
  • 《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 《题画·不写晴山写雨山》
    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
    人间万象模糊好,风马云车便往还。

猜你喜欢

  • 《秋社送归燕》
    彭孙贻〔清代〕
    秋风露冷燕归迟,野老蓬门独赋诗。
    此去炎方无瘴疠,何时故垒访茅茨。
    乌衣古巷连荒草,碧海青天感梦思。
    同社弟兄沦落久,明年待尔杏花枝。
  • 《赵北口·居然楚尾吴头画》
    黄景仁黄景仁〔清代〕
    居然楚尾吴头画,忽向燕南赵北看。
    尔许离心攀不得,十三桥柳挂萧寒。
  • 《千佛披云·云归山苍然》
    郑孝胥郑孝胥〔清代〕
    云归山苍然,云起化为佛。
    云幻佛亦幻,真相定何物?
  • 《悼亡·来朝商略荐盘新》
    许传霈〔清代〕
    来朝商略荐盘新,七度哀逢母忌辰。
    奚不相随供馔饭?
    岂真地下独依亲?
  • 《永遇乐·纱幌银屏》
    李慈铭李慈铭〔清代〕
    纱幌银屏,今宵还醉,花影深处。
    饤坐菱香,纕衿芷老,总是伤心侣。
    当年风调,丝囊羽扇,问有几人能语。
    只筵前,盈盈画烛,泪痕为我偷注。
    一时莺燕,恁争持、罗带题遍,伤春好句。
    谁分而今,白头萧飒,难卖黄门赋。
    只馀横笛,米家歌里,略记贞元风度。
    还愁问、帘前月色,尚如旧否。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