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展开
收起

湖心亭看雪注解

1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2
俱:都。
3
绝:消失。
4
是日更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
5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
拏:通“桡”,撑(船)。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7
炉:火炉。
8
雾凇沆砀: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9
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
惟:只有。
11
长堤一痕: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12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13
毡:毛毯。
14
焉得更有此人: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5
拉:邀请。
16
强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高兴地,兴奋地。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7
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18
及:等到。
19
舟子:船夫。
20
喃喃:低声嘟哝。
21
莫:不要。
22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23
更:还。
24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展开
收起

湖心亭看雪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文。《陶庵梦忆》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是明末清初时代风雨飘摇的产物,是张岱半世生涯的真实写照,亦是张岱人生里程中血与泪的凝结。

湖心亭看雪赏析

此篇是张岱小品散文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称字字珠玑。此文篇幅虽小,意境却阔大,表达的情绪也异常幽远,从此也可以见出小品文的审美意趣。

第一段,开头简单地交代时间与地点,接着便切入描写的对象雪大雪三日,自有许多可以值得写的景致,只用了“湖中人鸟声俱绝”七个字加以概括、烘托,简洁得近乎吝啬。用字虽少,却有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加之从雪后之景起笔,宁静、空明的景致传达出清凉、孤寂的意绪。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内心的情感也一定不会热烈、欢快到哪里去。这种自然氛围和内心情绪,奠定了全文纯净、明洁的色彩和清冷孤寂的基调,之后文章进入看雪具体过程的描写。

第二段,亭中所遇是此文描写的又一重要情节。这段文字表面上看平淡无奇,实质上却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既道出饮酒人的惊讶,同时也道出作者的惊讶。由于有了意外的相遇,全文的色调在这里得到调节,清冷的基调融入了些许暖色。这种暖色来自情趣相投的喜悦与抚慰。特殊场景下相遇,定然有许多相似的心绪可以表白,有很多相似又无从言传的感受可以被对方捕捉。虽然是路人,却又是情感上的相知;虽是相知,却终究是路人。这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只有借助酒才能得到完满的传递。于是,不会饮酒的作者也禁不住“强饮三大白”。

文章最后,在基调上紧接上一段,是一种暖色的持续。在这里,清凉的雪景隐退了,落寞的心境也因亭中偶遇而变得微温。舟子的话,是对作者内心感慨的点白。在舟子哺喃而语的时候,大概可以猜测得出抒情主人公颔首微笑的神情。

此文除了在情绪的传达上朦胧幽深外,在写作手法上也极富艺术感染力。首先,文章围绕西湖大雪赏雪所见亭中所遇这一线索展开,逐层递进又峰回路转;其次,描写景物时充分吸取了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手法,不追求局部的细腻而注重全局的生动与传神,不求多而求简,追求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展开
收起

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 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一词多义
是:1.是日更定:这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白: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1.见余大喜:非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1.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通假字
挐:通“桡”,撑(船)、划

展开
收起

湖心亭看雪主题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湖心亭看雪写作特色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表现作者痴迷山水以及淡淡的忧国愁绪。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而金陵人正是那"痴似相公者",“湖中人鸟声俱绝”仍出来赏雪。“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说明是早有准备,更体现了他们共同的“痴”。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展开
收起

湖心亭看雪主旨

  文章是张岱(dài)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全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赏雪人的情态,将赏雪人融入了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的生动逼真。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更是用了白描手法。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展开
收起

湖心亭看雪相关习题

1.“独往湖心亭看雪”中 “独”字如何理解?
答:“独”字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表现他孤高自赏、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与俗人为伍的孤独。在他眼里,舟子等人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的心情。
2.作者写及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崇祯的年号,有何意义?
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4.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答: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岱

张岱[明代]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玛瑙寺长鸣钟》
    女娲炼石如炼铜,铸出梵王千斛钟。
    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顽铜半玛瑙。
    锤金琢玉昆吾刀,盘旋钟纽走蒲牢。
    十万八千《法华》字,《金刚般若》居其次。
    贝叶灵文满背腹,一声撞破莲花狱。
    万鬼桁杨暂脱离,不愁漏尽啼荒鸡。
    昼夜百刻三千杵,菩萨慈悲泪如雨。
    森罗殿前免刑戮,恶鬼狰狞齐退役。
    一击渊渊大地惊,青莲字字有潮音。
    特为众生解冤结,共听毗庐广长舌。
    敢言佛说尽荒唐,劳我阇黎日夜忙。
    安得成汤开一面,吉网罗钳都不见。
  • 《岳王坟》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岳王坟·西泠烟雨岳王宫》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猜你喜欢

  • 《听琴曲二首戏赠子充》
    于慎行于慎行〔明代〕
    一夜秋声入洞房,朱弦调罢理清商。
    琴心自合相如识,可道旁人枉断肠。
  • 《闺怨》
    周在〔明代〕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 《白沟次东之金台韵(又见储柴墟集)》
    黄云黄云〔明代〕
    西山郁高寒,青绕燕代阔。
    我行春已深,絮纩尚未脱。
    平生四方志,眼底才圭撮。
    区区白沟河,编简不能剟。
    经涞流渐广,赴海倾莫遏。
    欲渡仍徘徊,缅怀开运末。
    兹惟辽晋疆,终古抱嗟咄。
    天公愤余腥,老雨夜来泼。
    堂堂十六州,幅员一朝割。
    桑君漫周旋,国旱尔为魃。
    中原杀戮尽,胡忍犬美括。
    哀哉黄龙府,回首饭无钵。
    横流到靖康,戎马屡南跋。
    往事勿具陈,忧竞猝难豁。
    居人讳言兵,唯记粘与曷。
  • 《长信宫》
    邹亮邹亮〔明代〕
    妙舞方承宠,愁怀独感伤。
    金舆门外度,纨扇箧中藏。
    别殿闲秋月,空阶粲晓霜。
    凉飚太情薄,浑不到昭阳。
  • 《山间·谷鸟鸣声滑》
    孙岩〔明代〕
    谷鸟鸣声滑,山云变态新。
    清渠不没胫,亦有浣纱人。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