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古诗>诗词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百度百科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译文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屏夜花香月满楼。

心情惆怅心绪低落,醉后倚靠着绿绮之琴独自愁苦。满枕新愁无处倾诉,长夜将尽花香袭人月光照遍小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隔壁不知是谁吹奏出急促的笙歌,把我这锦屏美梦相思之情吹走。只有这绿荫匝地的垂杨啊,不放秋千的影子越过墙头。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注解

1
残夜:夜将尽。
2
繁笙:谓笙声繁密。
3
脆管:清脆的笛声。
4
锦屏:鲜艳华美的屏风。“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此处代指华贵的卧房。指垂杨挡住了隔壁秋千的影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此处反用其意。一种体育活动用具。此处代指荡秋千的女子。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评解

  残夜花香,月满西楼,醉倚绿琴,无人相伴。一枕新愁,心绪阑珊。而繁笙脆管,隔墙传来,使人难于入梦。结句“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含蓄地透露了诗人“一枕新愁”辗转反侧的忧郁情怀。这首小令,细腻地抒写了作者此时的情怀。缠绵委婉,意境清新,词中有画,画中寄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项鸿祚

项鸿祚[清代]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