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清代]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译文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浩荡,将我吹落到这湖山之间,西湖的风景果然秀丽无匹。曾在北京渡过少年时代,此时回忆起在京华的生活,只觉得茫茫无际,感慨万端。那点微末的功名职位,岂是我平生志向所在?要是我的老乡苏小小知道了,一定会笑话我生计安排失当。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在西湖游赏,只见斜阳半坠,湖堤上春草如茵,这般景色顿时惹起了我的愁思。我的理想何处可以觅得呢?徒然对着渺茫湖水寄托我的幽思。心中涌起愁思时以箫声寄托愁怨,心中涌起狂侠之气时则以谈沦兵法来寄托豪情,这两种情感都令人消魂。这两种思绪都如春天的幻梦,随着咿呀的摇橹声,在云水之间消散。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注解

1
壬申:指嘉庆十七年(1812年)。
2
天风:即风,风行天空,故称。
3
果然清丽:真的是美丽极了。
4
东华:京中有东华门。这里代指京城。
5
生小:从小,自幼。
6
屠狗功名:卑贱的人取得了极大的功名富贵。指汉初的樊哙。指这一年年初,作者由副榜贡生考充武英殿校录。比喻善于修饰文辞,或刻意雕琢文字。
7
苏小:即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貌绝世,倾动一时。钱塘即杭州,作者称其为乡亲。
8
堤: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清愁。
9
罗袜音尘:美人的音容、脚步。指美人步履轻逸。
10
渺渺:极目远视。。
11
两般春梦:功名与文名都如春梦。
12
橹:拨水使船前进之具。
展开
收起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赏析

常人写这类题材,大致是先叙湖上景致,然后因景抒情。而作者却不循常套,起笔不谈游湖,而先从身世感慨人手。首三句“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气势宏大,姿态超迈。作者不说自己出生杭州,却说自己是被天风吹落于此的。他是天上的谪仙,身在人间,神在天表,只不过西湖风光的清丽令他满意,他才不想返回天界。这三句,才写到作者的诞生,但却已将他的自命不凡、高视阔步、超凡绝俗之态写出,一种豪迈飞扬的气概,跃然纸上。有这三句定下基调,下面几句就看似惊人而实无足惊奇了。“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天际”,之所以说他只是北京城中一个客居的弱冠少年,却不说仕途不得志之苦、不抒少年意气,而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回首往事时有无限苍凉迷茫,就是因为他是谪仙,胸襟广、目光远,所思者大。“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像樊哙那样建功立业、像驺奭那样立言传世,乃是无数古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他却说那些都不是他的平生之志,也因为他是谪仙,来到人间乃是为了大济苍生、重振乾坤。战场上的一刀一枪,书堆中的寻章摘句,他当然是夷然不屑的。不过,他这番心比天高的志向抱负,常人是不会懂得。“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就连坟地在西湖边的苏小小地下有知,也肯定会笑作者全然打错了算盘。阅尽人世的小小尚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论了。

词至上片末尾,豪情已转为孤独之感。过片才写到游湖。“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但他笔下的西湖,乃是与他心境相合拍的西湖,他满怀清愁,所以刚刚看到“一抹”斜阳、“半堤”春草,这愁怀就顿时被惹逗起来了。斜阳芳草,自古都是伤心物,作者在此并未超越前人,但连用了“一抹”、“半堤”、“才见”、“顿惹”,词情便有无限含蓄,可谓化腐朽为神奇。接下“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前者用曹植《洛神赋》“罗袜生尘”之典,后者语本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之歌。既是泛舟湖上,自不免极目远望,但作者所望也不同凡俗,他望的是“美人”——理想的化身。然而,“何处觅”、“予怀孤寄”,他未能望到理想的归宿所在,满腔情怀亦不知何处吐泄。

词至此,已由豪迈而入孤独,由孤独而入忧愁,由忧愁而入怅惘。经此几番情感转折,终于唤出了全篇的名句:“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怨”,是指他胸怀大志却无人领会、无处施展的怨愤;“狂”,是指他心中汹涌澎湃的狂潮,这狂潮中有高超的见识、有宏大的构想、有急切的愿望,包含之多,实难尽言。欲怨之去,就吹上一曲缠绵悠远的箫乐,让那怨愤随风飘逝;狂来奈何,就舞出一派熠熠生辉的剑光,让心潮在浩荡剑气中暂趋平伏。这一箫一剑,其中包蕴了作者多少失望和希望、痛苦和兴奋;抚起箫、挥起剑,这中间的滋味,令作者魂为之销。相形之下,功名、文名的“两般春梦”算不得什么,就让它们随着橹声飘荡进云水之间。

这首词全盘托出了少年龚自珍的雄心、抱负和自信、自负,是龚词的代表之作。其中核心的箫、剑二句,尤为后人所称道。有人说,这两者分别代表优美和壮美,而作者一身兼有之,实乃不世出之奇才。有人说,这两者代表了作者个性的两个方面,一深远,一宕落。龚自珍一生的行事,亦可以“吹箫”、“说剑”括之。即使到了他的晚年,他虽然自称“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似乎剑已涩、箫已折;其实,这仍然只是在“吹箫”而已。上引二句出自《己亥杂诗》,而他在同一组诗中大声疾呼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依然是“说剑”的雄姿。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
    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 《已亥杂诗》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 《鹊踏枝》
    漠漠春芜春不祝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
    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猜你喜欢

  • 《唐宫词·无愁天子在房州》
    〔清代〕
    无愁天子在房州,何事迎銮乏远谋。
    不记庐陵幽废日,宫中亲自点牙筹。
  • 《寄子受·白杨西郭路》
    李宪噩〔清代〕
    白杨西郭路,累累多邱坟。
    暄时来此游,登高观夏云。
    披拂垄头树,感念坟中人。
    岂不同此欢,音响谁复闻?
    古昔豪杰士,身死言不泯。
    形质随化往,文字传其神。
    胡不少留意,逐俗但纭纭。
    朝游酒肉场,暮追狎客群。
    但务四时乐,坐亡千载文。
    一旦纩息定,灭如风中尘。
    寄言同学友,勉为身后身。
  • 《淡水南北·溶溶新涨水鸣渠》
    杨浚杨浚〔清代〕
    溶溶新涨水鸣渠,黯淡溪流泼墨如。
    一炬犀光劳入照,百重蜃气漫呵嘘。
    风尘待浣三千牍,海国谁磨十万书。
    解识尺波留混沌,不教至察叹无鱼。
  • 《题心畬·天怜误认晚晴时》
    陈曾寿陈曾寿〔清代〕
    天怜误认晚晴时,立尽斜阳欲去迟。
    碧榭朱栏成永忆,金风玉露最相知。
    无心采佩援琴操,终古芳香托楚辞。
    休问中情荃察否,向来恩怨总迷离。
  •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
    黄遵宪黄遵宪〔清代〕
    雷动星驰入贡车,舌人环列护爻闾。
    但占风雨都来享,偶断苞茅便问诸。
    宅北曾分羲仲命,绥南远赐赵佗书。
    盟津八百争朝会,犹记徵祥纪白鱼。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