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菁菁者莪

[先秦]佚名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菁菁者莪译文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莪蒿葱茏真繁茂,丛丛生长在山坳。已经见到那君子,快快乐乐好仪表。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莪蒿葱茏真繁茂,簇簇生长在小洲。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悠悠。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莪蒿葱茏真繁茂,蓬蓬生长在丘陵。已经见到那君子,赐我贝币千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荡漾水面杨木舟,随着波涛任漂流。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

菁菁者莪注解

1
菁菁:草木茂盛。
2
莪: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
3
阿:山坳。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
4
仪:仪容,气度。
5
沚:水中小洲。中沚,沚中也。水中小洲曰沚。
6
中陵:陵中也。丘陵高坡之地。
7
锡:同“赐”。
8
朋: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或十贝一串,两串为“朋”。
9
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
10
杨舟:杨木做成的小船。
11
载:或,又。
12
休:喜。
展开
收起

菁菁者莪赏析

此诗的主旨,《毛诗序》说是“乐育才”,朱熹《诗集传》则批评《毛诗序》“全失诗意”,认为“此亦燕饮宾客之诗”。今人多以为是古代女子喜逢爱人之歌。由于诗的境界的空泛性和意象的可塑性,对其内涵可以有不同的开掘和把握。《序》说流传二千多年,影响至巨。人们说起《菁莪》,无不想起“乐育才”。而批评《毛诗序》全失诗意的朱子,在其《白鹿洞赋》中,亦有“广‘青衿’之疑问,乐《菁莪》之长育”的句子。此所谓习用典记,约定俗成者也。对诗的主题,不同的理解可以并存,似不必存此没彼。这首诗的主题,爱情说更有道理,证据之一是人们公认为《小雅》中典型描写男女相悦之情的《小雅·隰桑》篇,同《菁莪》不论章法、句式都非常相似;前三章中“既见君子”句式一般无二,第四章都变换声调,各自成章。

此诗前三章都以“菁菁者莪”起兴,也可以理解成记实,然不必过于拘泥,因“在彼中阿”、“在彼中沚”、“在彼中陵”的植物,除了“莪”,当然还有很多,举一概之而已。第一章,女子在莪蒿茂盛的山坳里,邂逅了一位性格开朗活泼、仪态落落大方、举止从容潇洒的男子,两人一见钟情,在女子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震颤。第二章写两人又一次在水中沙洲上相遇,作者用一个“喜”字写怀春少女既惊又喜的微妙心理。第三章,两人见面的地点从绿荫覆盖的山坳、水光萦绕的小洲转到了阳光明媚的山丘上,暗示了两人关系的渐趋明朗化。“锡我百朋”一句,写女子见到爱人后不胜欣喜,高兴到胜过受赐百朋的程度。第四章笔锋一转,以“泛泛杨舟”起兴,象征两人在人生长河中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誓愿。不管生活有顺境,有逆境,只要时时有恋人相伴,女子永远觉得幸福。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六句,但把一个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得引人入胜。和《秦风·蒹葭》相比,《蒹葭》在水乡泽国的氛围中有一缕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哀怨之情,把一腔执着、艰难寻求但始终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寄托于一派清虚旷远、烟水濛濛的凄清秋色之中。而《菁莪》处处烘托着清朗明丽的山光和灵秀迷人的水色,青幽的山坡,静谧的水洲,另是一番情致。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各有千秋。如此绝妙的天地里,一对有情人相遇相识、相偎相依,此情此景,真令人如饮醇醪,心神俱醉。

展开
收起
  •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猜你喜欢

  • 《富贵不能淫》
    佚名佚名〔先秦〕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申胥谏许越成》
    左丘明左丘明〔先秦〕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
    “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
    若越既改,吾又何求?
    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申胥谏曰:
    “不可许也。
    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
    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吴王曰:
    “大夫奚隆于越?
    越曾足以为大虞乎?
    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
    ”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
    “以盟为有益乎?
    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
    以盟为无益乎?
    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
    ”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 《采蘋》
    佚名佚名〔先秦〕
    于以采蘋?
    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
    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
    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
    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
    有齐季女。
  • 《小雅·甫田》
    诗经诗经〔先秦〕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
    今适南亩,或耘或耔。
    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
    我田既臧,农夫之庆。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禾易长亩,终善且有。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
    曾孙之庾,如坻如京。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 《静女》
    诗经诗经〔先秦〕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