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十月之交

[先秦]佚名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
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
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
胡为我作,不即我谋?
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
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十月之交译文

十月卯交,朔月辛卯。日有食卯,亦孔卯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卯哀。

正是十月的时候,初一这天是辛卯。天上日食忽发生,这是凶险的征兆。往日月蚀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如今天下众黎民,大难将临令人悲。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日食月食示凶兆,运行常规不遵照。全因天下没善政,空有贤才用不了。平时月食也曾有,习以为常心不扰。现在日食又出现,叹息此事为凶耗。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卯人,胡憯莫惩?

雷电轰鸣又闪亮,天不安来地不宁。江河条条如沸腾,山峰座座尽坍崩。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峰。可叹当世执政者,面对凶险不自警。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皇父显要为卿士,番氏官职是司徒。冢宰卯职家伯掌,仲允御前做膳夫。内史棸子管人事,蹶氏身居趣马职。楀氏掌教官师氏,美妻惑王势正炽。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叹息一声这皇父,难道真不识时务?为何调我去服役,事先一点不告诉?拆我墙来毁我屋,田被水淹终荒芜。还说“不是我残暴,礼法如此不合糊”。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皇父实在很圣明,远建向都避灾殃。选择亲信作三卿,真是富豪多珍藏。不愿留下一老臣,让他守卫我君王。有车马人被挑走,迁往新居地在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卯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尽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劳烦不敢言。本来无错更无罪,众口喧嚣将我谗。黎民百姓受灾难,灾难并非降自天。当面聚欢背后恨,罪责应由小人担。

悠悠我里,亦孔卯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绵绵愁思长又长,劳心伤神病恹恹。天下卯人多欢欣,独我处在忧伤间。众人全都享安逸,唯我劳苦不敢闲。只要周朝天命在,不敢效友苟偷安。
展开
收起

十月之交注解

1
交:日月交会,指晦朔之间。
2
朔月:月朔,初一。
3
孔:很。
4
丑:凶恶。
5
行:轨道,规律,法则。
6
四国:泛指天下。
7
则:犹。
8
于:读作“吁”,感叹词。多么。
9
臧:善。
10
烨烨:雷电闪耀。
11
震:雷。皆指安宁。
12
川:江河。
13
冢:山顶。
14
崒:通“碎”,崩坏。
15
胡憯:怎么。
16
莫惩:不制止。
17
皇父:周幽王时的卿士。
18
卿士:官名,总管王朝政事,为百官之长。
19
番:姓。
20
司徒:六卿之一,掌管土地人口。
21
家伯:人名,周幽王的宠臣。
22
宰:冢宰。六卿之一,掌建六邦之典。
23
仲允:人名。
24
膳夫:掌管周王饮食的官。
25
棸子:姓棸的人。
26
内史:掌管周王的法令和对诸侯封赏策命的官。
27
蹶:姓。
28
趣马:养马的官。
29
楀:姓。
30
师氏:掌管贵族子弟教育的官。指周幽王的宠妃褒姒。
31
煽:炽热。
32
抑:通“噫”,感叹词。
33
不时:不按时,不合时,此处“时”主要指农时。
34
我作:作我,役使我。
35
彻:拆毁。
36
卒:尽,都。
37
污:积水。
38
莱:荒芜。
39
戕:残害。
40
向:王先谦认为是今河南济源县南向城。
41
三有事:三有司,即三卿。
42
亶:信,确实。
43
侯:助词,维。
44
慭:愿意,肯。
45
徂:到,去。“以居徂向”即“徂向以居”。
46
黾勉:努力。
47
嚣嚣:众多的样子。
48
孽:灾害。
49
噂:聚汇。
50
沓:语多貌。噂沓,聚在一起说话。
51
背憎:背后互相憎恨。
52
职:主要。
53
里:“悝”之假借,忧愁。
54
痗:病。
55
彻:毁灭。
展开
收起

十月之交赏析

《十月之交》是周幽王时的一个朝廷小官,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一首政治怨刺诗。《毛诗序》认为此诗作于幽王时,郑玄认为作于厉王时。阮元在《揅经室集》中对郑玄之说多有驳辨。据天文学家考订,此诗中记载的日食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周幽王六年夏历十月一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则此诗应作于公元前776年(幽王六年)。

诗共八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前三章),将日食、月食、强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联系起来,抒发自己深沉的悲痛与忧虑。诗人不理解日食、月食、地震发生的原因,认为它们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所以开篇先说十月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日者,君象也”,夏末老百姓即以日喻君。日而无光,在古人是以为预示着有关君国的大灾殃。诗人将此事放在篇首叙出,使人震惊。第二章将国家政治颓败、所用非人同日食联系起来议论,第三章又连带叙出前不久发生的强烈地震。诗人关于这些极度反常的自然现象的描述,表现了他对于国家前途的无比担忧和恐惧。诗中写的地震有史实记载,《国语·周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三川竭,岐山崩。”诗中“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具有特征性的大特写使两千多年后的人读起来,仍然感到惊心动魄。诗人的如椽巨笔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历史上少有的巨大的灾变图。

此诗犹如一首悲愤的乐曲,第一部分节奏强烈,写出了诗人所见到的上天震怒的状况,在震惊与恐惧中又缠绕着诗人无限的忧伤。他不明白当今执政者为何不行善政制止天灾,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诗的第二部分(中三章):回顾与揭露当今执政者的无数罪行。诗中开列了皇父诸党的清单,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些人从里到外把持朝政,欺上瞒下。皇父卿士,不想怎样把国家治理好,而是强抓丁役,搜括民财,扰民害民,并且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合乎礼法的。他把聪明才智全用在维护自己和家族利益上;他看到国家岌岌可危,毫无悔罪之心,也没有一点责任感,自己远远迁于向邑,而且带去了许多贵族富豪,甚至不给周王留下一个有用的老臣。用这样的人当权,国家没有不亡之理。然而,是谁重用了这些人呢?诗人用“艳妻煽方处”一句含蓄地指出了居于幕后的周幽王。

第三部分(后二章)写诗人在天灾人祸面前的立身态度。他虽然清醒地看到了周朝的严重危机,但他不逃身远害,仍然兢兢业业、尽职尽公。在忠直与邪恶两类臣子中,诗人是属于忠直的一类;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诗人又是属于失败的一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诗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是一致的。在诗中,诗人哀叹个人的不幸,哀叹政治的腐败、黑暗与不公,实际上也就是在哀叹着国家的命运。所以说,这一部分同前两部分是有联系的。诗人从三个角度有力地表现了忧国这个主题。

全诗从天昏地暗和山川翻覆这可怕的灾异,说到朝廷的坏人专权和国家的岌岌可危,然后说到面对此等情况个人在去从上的选择,叫人感到诗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情怀,开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精神之先河。这是一首内容充实又情感进发的政治抒情诗。它同《诗经》中的其他政治抒情诗都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不可否认的影响,但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是现实主义的。由于诗人对朝廷的情况了如指掌,由于诗人难以抑制的悲愤,又由于诗人写之于日食这个在当时人看来十分重大的灾异之后,所以诗中有不少实录,直书了一些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又是一首史诗,在这方面它对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

此诗的语言基本上是直言抒写,喷涌而出,但有的地方也采用反语和冷峻的讽刺,如“艳妻煽方处”、“皇父孔圣”。有的语言表现力很强,如说皇父等人强霸百姓田产时,用“予不戕,礼则然矣”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强词夺理、蛮横霸道。

展开
收起
  •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猜你喜欢

  • 《车邻》
    诗经诗经〔先秦〕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 《周郑交质》
    左丘明左丘明〔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王曰:
    “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 《卿云歌》
    佚名佚名〔先秦〕
    卿云烂兮。
    乣缦缦兮。
    明明天上。
    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日月有常。
    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
    万姓允诚。
    迁于贤圣。
    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
    轩乎舞之。
    日月光华。
    弘于一人。
    于予论乐。
    配天之灵。
    精华已竭。
    褰裳去之。
  • 《鸱枭》
    诗经诗经〔先秦〕
    鸱枭鸱枭,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畜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修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 《郑子家告赵宣子》
    左丘明左丘明〔先秦〕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
    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
    “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
    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
    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
    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
    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今大国曰:
    ‘尔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又曰:
    ‘鹿死不择音。
    ’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
    不德,则其鹿也。
    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命之罔极,亦知亡矣。
    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朝于齐;
    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
    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