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代]苏辙

太尉执事: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译文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太尉执事: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衬。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苏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苏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展开
收起

上枢密韩太尉书注解

1
执事:侍从。文者气之所形。
2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文章是由气形成的,然而文章不能靠学来达到好,气质却可以靠加强修养得到它。
3
养:培养。
4
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气质。
5
宽厚宏博:宽大厚重宏伟博大。
6
充:充满。
7
称:相称,符合。
8
周览:饱览。
9
豪俊交游:豪杰来往。
10
疏荡:洒脱而不拘束。
11
颇:很。
12
奇气:奇特的气概。
13
岂尝:难道,曾经。
14
气充乎其中:精神气质充满在他们的胸中。
15
而溢乎其貌:洋溢在他们的外表。
16
动乎其言:反映在他们的言辞里。
17
而见乎其文:表现在他们的文章中。
18
游:交往。
19
乡党:乡里。
20
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
21
陈迹:陈旧的东西。
22
以:用来。
23
其:我。
24
治:研习。因而埋没。毅然离开。探求。奇异的事物和宏伟的景象。广阔。尽情观赏。高峻。看到。奔腾流泻。感慨的想到。瞻仰。壮丽。粮仓。猎苑。富丽。广大。极其美好。宏伟善辩。秀美魁梧。聚集。凭借才能谋略天下第一全国人依靠他可以无忧无虑。四方夷人害怕你才不敢作乱。可是。啊。没有立下大志,即使学得多又有什么用。浩大。深远。却还是因为没有见到太尉(感到遗憾)。看到。风采。听到你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看尽。雄伟景象。通晓官吏的业务。先前。微薄的俸禄。朝廷允许回乡等待朝廷的选拔。从容闲暇。更加研究。并且学习治理政务。如果。屈尊教导我。幸运。
展开
收起

上枢密韩太尉书背景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关于本文的主题,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苏辙想通过这封书信拜见韩太尉。苏家并非世族大家,苏氏父子三人出蜀进京,虽然兄弟二人同科进士,一时荣耀无比,但在朝中却是人不生地不熟,无人提携扶帮,日后的路也并不好走。何况宋时进士已是多如牛毛,虽然苏轼在礼部的考试中一鸣惊人,但苏辙却仍是籍籍无名。当时文有欧阳修,武有韩琦,能获得两人的支持和帮助是苏轼兄弟在政坛站稳脚的基础。苏轼已经因为一篇文章让欧阳修赞不绝口,收为弟子,苏辙就只能韩琦这方面打开通口了。时韩琦任枢密使,可谓位尊权重。苏辙想通过这封信来打动韩琦,从而得到他的接见和赏识。

  有的解释说,原来,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辙与其兄苏轼试礼部中第,后又参加制科考试,因直言时政得失,得罪当道,故被列为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他嫌位卑官小,辞职不去。由此才写这篇文章讨好韩琦,希望获得上位。这是非常荒谬的!苏辙与苏轼参加制科考试是在1061年,是在守完母丧再返回汴京后,此时的苏辙已经二十二岁,而并非文中所写的“辙生十有九年”,苏辙写这封信明确无误的是在高中进士后。

  中进士虽然荣耀,但是只是进入仕途的初始,日后的路还长得很。进士的名次也不能决定日后成就的高低,要取得朝廷的重视,就必须有得力的人推荐,这样,新科进士逐一拜见朝中显要,展示才华,而朝中显要也是十分愿意与这些新科进士结交,提携后进。这本是惯例,不足为奇。某些人认为苏辙这是刻意奉承讨好韩琦,却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苏辙写此文的主要目的并非与韩琦讨论怎么“作文”,因为韩琦不是欧阳修,韩琦不是文人,也不热衷于“作文”。苏辙此文的目的只是兜售自己的作文观点“文气说”,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作文”才华。“文气说”属于纯粹的原创性观点,在当时也算是颇为独树一帜的,读之自然令人耳目一新,想必韩琦读了立即就把这封信从无数的拜谒信件中挑出,对这个年仅十九的少年刮目相看。苏辙兜售自己的目的也就完成了。

  至于其中某些对韩琦赞美的话,也并不为过,韩琦屹立四朝,确实为国之柱石,苏辙作为一个刚刚考上进士的后辈,自然对之仰之弥高。何况,即使一般的后辈对长辈写信,也会写些恭敬赞美的话,让他开怀吧?苏辙此文本来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以获得韩琦的提携。如果不写赞美的话,难道还写骂人的话不成?

展开
收起

上枢密韩太尉书赏析

此文是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选自《栾城集》卷二十二。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一个是刚刚考取进士的青年,一个是掌管全国军权的大官,怎么开口下笔呢?

首先是称谓问题。为了表示尊重,不直呼对方,而称“太尉执事”。“执事”,左右的人。这是表示谦谨的说法。

正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先从作文当有养气之功谈起,明确提出:“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文章是“气”的表现。气,指人的修养、气质、精神力量。接着提出总领全文的“养气”说。“气可以养而致”:“气”,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在具体阐述“养气”说的时候,作者引古人事例作了说明。一是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即博大刚正之气。作者认为,孟子的文章,内容宽厚宏博,并且充溢在天地之中,正是跟他的“气”的大小相称。这实际上强调的是内在修养问题。二是司马迁。作者认为司马迁遍游天下,知多见广,所以他的文章风格疏放潇洒,跌宕多姿,颇有奇气。这实际上是强调外在阅历问题。最后,作者总结道,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气”充满在他们心中。这段论述很周严。

第二段,就自身经历进一步对“养气”说展开论述。作者有前后不同的两种学习经历。第一种是交游不广、见闻不博,只学古人陈旧过时的东西。第二种是“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作者在谈到第二种学习经历时,列举了四个事实:一是经过秦汉故都,尽情观赏;二是眺望黄河,想像着古时的英雄人物;三是到了京城,饱览一切,知道了天地的广阔、美丽;四是谒见了欧阳公,知道天下的好文章都汇集在这里。归纳起来,实际上是游览天下名山大川 ,广交天下的文人学士。而这两样,实际上说的都是外在的阅历,可见,苏辙是更重视外在的阅历的。

写信的目的是想要求韩琦接见,文章至此,却还只字未提。

第三段:由上文欧阳公,自然引出韩琦。这一段主要是颂扬韩琦。表明欲见之意。“才略冠天下”,才能谋略位居天下第一。“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是说韩琦在内政方面有如周、召二公之贤,在领兵方面就像方叔、召虎那样能干。“不志其大”:志,有志于。这段最后“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明确求见之意。

第四段,再次自明志气,再次表明求见之意。“益治”:进一步钻研。“且学为政”,并且学习治理政事。“辱教”,屈尊指教。这一段特别申明入京师“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可见其志向宏大。

最后对此文谈几点意见:

1.“养气说”有值得借鉴处。作者在论述“气可以养而致”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客观阅历的重要,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生活体验对一个作家的重要作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文中所说“文不可以学而能”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同“气可以养而致”也相矛盾。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这句话也有微词。他说:“……子由上不能如子瞻之入化境,而下又不敢有作文之意,不欲求工于言语句读以为奇,此所以谓‘文不可以学而能’。”

2.写作手法上比较新颖、巧妙。先离开主旨,纵论其他,到了第三段“太尉以才略冠天下”,笔意才收拢来,扣紧题目,读来不但没有离题万里之感,而且仔细体味,前面所述,正是烘托下文。特别是第四段,从另一角度申述非求“斗升之禄”,而以“益治其文”为其志,来进一步说明求见韩琦的原因。这样的文章,在构思上是需要功力的。

3.即使从写法上看,也不能说没有作态的意味。信中流露出的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浮夸阿谀的风气,更是不能效法。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苏辙

苏辙[宋代]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 《水调歌头》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渔家傲》
    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 《竹枝歌》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上山采薪多荆棘,负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龟,水重还家足无力。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
    平生有似麋与鹿,一旦白发已百年。
    江上乘舟何处客,列肆喧哗占平碛。
    远来忽去不记州,罢市归船不相识。
    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栖。
    空船独宿无与语,月满长江归路迷。
    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苦凄急。
    不知歌者乐与悲,远客乍闻皆掩泣。
  •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
    学从社稷非源本,近读诗书识短长。
    东舍久居如旧宅,春蔬新种似吾乡。
    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

猜你喜欢

  • 《蓦山溪》
    徐观国〔宋代〕
    儒官措大,是官曰都得做。
    宰相故崇下,呼召也须同,太原公子,能武又能文,闲暇里,抱琴书,车马时相过。
    樽开北海,减请还知麽。
    叵耐这点徒,刚入词、把人点污。
    儒冠屈辱,和我被干连,累告讦,孟尝君,带累三千个。
  • 《江行·日日看山好》
    文天祥文天祥〔宋代〕
    日日看山好,山山山色苍。
    忘机鸥下早,恋厩马行忙。
    松晓清风湿,荷秋流水香。
    短簑吹铁笛,年岁大江长。
  • 《感白发·儿时坐涧石》
    刘子翚刘子翚〔宋代〕
    儿时坐涧石,散发如浮烟。
    风惊绿鬅鬙,意谷凌飞仙。
    那知二毛见,倏忽到老边。
    蒙纱犹铲彩,猎鬓强呈鲜。
    星星傥未已,遂恐华吾颠。
    骑省叹遇合,郎潜感迍邅。
    万古寄一辙,长歌悲昔贤。
    流光不假借,志抱何由宣。
    余龄事可知,已矣宁非天。
    穷通各有待,憔悴孰使然。
    凄其槁梧畔,惕若明镜前。
    灵膏讵能涅,{左女右蓐}拂事可怜。
    惟应幽室处,一猛放万缘。
    尝闻卫生要,心白发自玄。
  • 《句》
    李长民李长民〔宋代〕
    地迥七杉成斗野,雨馀双练泻晴川。
  • 《东合雨中》
    欧阳修欧阳修〔宋代〕
    直合时偷暇,幽怀坐独哦。
    绿苔人迹少,黄叶雨声多。
    云结愁阴重,风传禁漏过。
    瑶图新嗣圣,玉寒久包戈。
    相府文书简,丰年气候和。
    还将凤池句,聊杂野人歌。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