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兔罝

[先秦]佚名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兔罝译文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兔罝注解

1
肃肃:整饬貌,密密。
2
罝:捕兽的网。
3
椓:打击。
4
丁丁:击打声。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
5
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
6
公侯:周封列国爵位之尊者,泛指统制者。
7
干:盾牌。
8
城:城池。干城,比喻捍卫者。
9
逵:九达之道曰“逵”。中逵,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口。
10
仇:通“逑”。
11
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林中。
12
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
展开
收起

兔罝赏析

将打桩设网的狩猎者,与捍卫公侯的甲士联系起来,似乎也太突兀了些。但在先秦时代,狩猎本就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周礼·大司马》曰:“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阵),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蒐田(打猎)。”其他如“中夏”、“中秋”、“中冬”,亦各有“教茇舍(野外驻营)”、“教治兵”、“教大阅(检阅军队的综合训练)”的练兵活动,并与打猎结合在一起进行。按孔子的解释就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事,不可空设,因蒐狩(打猎)而习之。”打猎既为武事,则赞美公侯的卫士,偏从打桩设网的狩猎“兴起”,也正在情理之中了。

一场紧张的狩猎就将开始。从首章的“肃肃兔罝,椓之丁丁”,到二章、三章的“施于中逵”、“施于中林”,虽皆为“兴语”,其实亦兼有直赋其事的描摹之意。“兔”解为“兔子”自无不可,但指为“老虎”似更恰当。“周南”江汉之间,本就有呼虎为“於菟”的习惯。那么,这场狩猎所要猎获的对象。就该是啸声震谷的斑斓猛虎了!正因为如此,猎手们所布的“兔置”,结扎得格外紧密,埋下的网桩,也敲打得愈加牢固。“肃肃”,既有形容布网紧密之义,但从出没“中逵”、“中林”的众多狩猎战士说,同时也表现着这支队伍的“军容整肃”之貌。“丁丁”摹写敲击网“椓”的音响,从路口、从密林四处交汇,令人感觉到它们是那样恢宏,有力。而在这恢宏有力的敲击声中,又同时展示着狩猎者振臂举锤的孔武身影。

从诗中所咏看,狩猎战士围驱虎豹的关键场景还没有展开,就突然跳向了对“超赳武夫”的热烈赞美。但被跳过的狩猎场景,其实是可由读者的丰富想像来补足的。《郑风·大叔于田》就曾描摹过“火烈具举,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惊险场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御(车)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马),抑纵送忌(忽而纵驰)”的追猎猛兽情景。这些,都可在此诗兴语的中断处,或热烈赞语的字行间想见。而且由猎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干城”,又同时在狩猎虎豹和沙场杀敌之间,实现了刹那间的时空大转换:这些在平时狩猎中搏虎驱豹的健儿,一旦出现在捍卫国家的疆场之上,将在车毂交错、箭矢纷坠之际,挥戈击退来犯强敌,而巍然难摧如横耸的城墙。于是一股由衷的赞美之情,便突然充溢于诗人胸际,甚至冲口而出,连连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好仇、腹心)”了。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毛诗序》、朱熹《诗集传》以为诗的主旨是讲“后妃之化”、“(周)文王德化之盛”,实在令人感到穿凿牵强,而欧阳修《诗本义》、方玉润《诗经原始》所持的“美武夫忠勇说”、“咏武夫田猎说”差为近之。

展开
收起
  •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猜你喜欢

  • 《人皆有不忍之心》
    孟子孟子〔先秦〕
    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夏人歌》
    佚名佚名〔先秦〕
    江水沛兮。
    舟楫败兮。
    我王废兮。
    趣归于薄。
    薄亦大兮。
    四牡跷兮。
    六辔沃兮。
    去不善而从善。
    何不乐兮。
  • 《九歌东皇太一》
    屈原屈原〔先秦〕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 《文王有声》
    诗经诗经〔先秦〕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
    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武王烝哉!
  • 《公刘》
    诗经诗经〔先秦〕
    笃公刘,匪居匪康。
    迺埸迺疆,迺积迺仓。
    迺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
    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
    迺陟南冈,乃觏于京。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且长,既景迺冈。
    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
    度其隰原,彻田为粮。
    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止基迺理,爰众爰有。
    夹其皇涧,溯其过涧。
    止旅迺密,芮鞫之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