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唐多令·柳絮

[清代]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唐多令·柳絮译文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百花洲上柳絮像粉末随风飘落,燕子楼中杨花的芬香仍然残留。一团团的洁白柳絮互相追赶着结队成球。飘泊不定就像人那样命苦,难合难分也没有用处,再不要说过去的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草木好像也知道忧愁,这样年轻怎么就白了头。可叹这一生、谁舍弃了你谁又把你来收!跟着东风走,春光也不管,任凭你到处漂泊,怎忍心使你长久地逗留!

唐多令·柳絮注解

1
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搂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球”谐音“逑”;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
2
缱绻: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3
谁舍谁收: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

唐多令·柳絮赏析

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两句均非实指其事,而是即景吟咏,但已将眼前的景和心中的情融合在一起了。《大清一统志》称:“百花洲在姑苏山上”,黛玉正是姑苏人。而燕子楼的典故又常被前代文人用来泛说女子的孤独悲愁,与黛玉以泪洗面的心境相合。因而这两句的自况之意十分明显,她 以“粉”、“香”暗指自己人格品质的洁白与芬芳,而以“坠”、“残”隐喻自己任凭命运簸弄的不幸。

“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双关,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视的爱情。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以心相知的爱情给黛玉以慰藉,但也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家庭统治者的认可,缺乏稳固的现实基础,随时都有被牺牲的可能。这与漂泊无定的柳絮多么相似。想到这些, 黛玉不禁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叹。这表面上象是说柳絮命薄,随风飘流,实际上却是自叹命薄,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

下片的自伤之意就更浓了。黛玉曾自称“草木之人”,而此处则承接上片嗟叹命薄的愁苦之情径说:“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看似写杨柳草木之质也知愁,当美好春光即将结束的时候,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犹如愁白了头;而诗行后面却透露出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样无法逆料最终的结局,因而“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飘坠, 无人收拾自比。如果说飘流无依的不幸已经苦不堪言,那么,与知己的生离死别则将更会令人心碎。

“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而知己无法过问。试想其时其境,相知无力保护所爱,也只能“凭尔去,忍淹留”而已。这种被强逼着割舍所爱的悲剧该是很凄惨的。

雪芹为黛玉拟的这首词以物我合一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又浑然无迹,表现出精美的艺术技巧。无怪乎“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果然好的。”

展开
收起

唐多令·柳絮评解

  曹雪芹巧妙地通过林黛玉对柳絮的吟咏,抒写对未来悲剧的预感。自己的命运也将要象柳絮那样飘泊不定,不知是“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倾诉了无依无靠、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全词以拟人化手法,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凄楚哀婉,感人至深。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猜你喜欢

  •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清代〕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
    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 《摸鱼儿·首夏归杭过吴淞景物清旷有会而作》
    厉鹗厉鹗〔清代〕
    绿阴阴、江南千树,重来桃叶依旧。
    十年不负烟波兴,付与殢人杯酒。
    船唤否。
    度一片凉云、最恋河桥柳。
    凭阑望久。
    趁萤影高低,渔歌断续,摇过五湖口。
    归非偶。
    正是清和时候。
    深村乐事多有。
    焙茶煮茧梅风里,换得霜鳞盈斗。
    诗思瘦。
    待小草湘兰、已入骚人手。
    西泠永昼。
    汎五日轻桡,独醒何事,散发醉还又。
  • 《续怀人诗·曾观《菩萨处胎卷》》
    黄遵宪黄遵宪〔清代〕
    曾观《菩萨处胎卷》,又访《那须国造碑》。
    直引蛇行横蟹足,而今安用此毛锥?
  • 《杂感诗后·故国看辽鹤》
    曾习经曾习经〔清代〕
    故国看辽鹤,新诗似董狐。
    将军原不负,戍卒竟成呼。
    曹社谋应久,尧台事近诬。
    建章千户闭,临晓一星孤。
  • 《花发沁园春·室人种玫瑰,五年矣》
    陈洵〔清代〕
    艳粉朝霞,蕊黄宫麝,倚妆浅笑曾顾。
    移根阆苑,选色珍丛,不管采珠人妒。
    璇闺养护。
    休只怨、生时迟暮。
    看凤锦熏染东风,鲛纱蒙覆香雾。
    照席琼枝漫数。
    要徘徊嘉名,少挽春驻。
    颇黎碧蚁,玉合红绫,别有趁时尊俎。
    青虬困舞,无力向、绣屏深度。
    问谁省一朵钗行,肯陪偕隐荆布。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