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小重山·端午译文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小重山·端午注解

1
碧艾:绿色的艾草。
2
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旧时端午节有在门口挂菖蒲、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的习俗。
3
端阳:端阳节,端午节的别称。
4
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系臂,相传这五彩丝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灾瘟,人们称之为“长命线”。一说这五彩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5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6
吊:凭吊,悼念。
7
沅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并称。这里指代屈原。
8
往事:过去的事情。此指屈原投江自尽之事。
9
论量:评论,计较。
10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11
忠义:忠贞义烈。此指屈原的忠贞义气。
12
日星光:这里是说屈原的忠义气节永不泯灭,就像太阳和星星的光辉一样。
13
离骚:指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14
解:懂得,明白。此句写出作者感叹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
15
午阴:中午的阴凉处。常指树荫下。
展开
收起

小重山·端午赏析

“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道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细缠五色臂丝长”,缠五色臂丝是荆楚之地的一种民族风俗,是在端午节由孩子们将五色丝带缠在臂上,这种五色的臂丝又叫“朱索”或者“长命缕”,据说能够降服鬼怪,企保平安。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将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调,为抒情作了铺垫。“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为爱国诗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发,直指俗弊。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阕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就是写追悼屈子之情思了。“往事莫论量”,确实,千年已过,人们记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离骚》,而是汨罗江投河自尽的忠义气节。“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华,终明儿不灭,将屈原的千古大义与日星之光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大忠大义,理当被永世铭记。“离骚读罢宗堪伤”,此一句不单单写出了对屈子大义的崇敬,还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千年已过,便是何等的悲歌大义,又能被几人记得呢?便是记得,又有几人能解?树转午阴凉,端午之时的燥热天气,能得一份的凉意已是不易,莫非也是屈子的美意吗?结尾由情归景,景中又似有余情,大有余音不绝之意。

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历来写端午的诗词都很多,多半会提到屈原的旧事,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或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怀,或者赞扬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总之,流不尽的沅湘之水,就是中国失意文人的辛酸之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戴叔伦)。

读中国古诗词总让人觉得气闷,而没有怒发冲冠的畅快,好像他们只会躲在角落里哀怨或者表明忠心,从来都不会愤怒似的。最多不过是装疯卖傻,“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没有几个敢真正站起来去怒去喊去抗争!这和《诗经》开创的“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的温柔敦厚的诗风与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艺术传统是分不开的。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舒頔

舒頔[元代]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九日饮侄女家》
    菊花杯泛茱萸酒,杨柳村沿石镜山。
    门掩黄云千百顷,溪藏红叶两三湾。
    欢然自觉情难尽,醉后都忘夜易阑。
    细雨斜风休作恶,岁寒心事正相关。
  • 《次王和夫避世八都》
    生平性放旷,处世常澹然。
    但恐学未至,读书究其玄。
    时经丧乱际,向慕心益坚。
    仰睇高飞鸿,翱翔入云烟。
    云何杂燕雀,下与鸡鹜连。
    避谤去城市,寻幽适林泉。
    忱流夜雨歇,坐石春风颠。
    徒抱心耿耿,复忧腹便便。
    王君我畏友,时寄五色鲜。
    神鬼泣老笔,风云走长篇。
    文章古所贵,道义今谁传。
    将谓礼乐盛,遽罹干戈年。
    六经既扫地,一物安得全。
    藉甚右军裔,荣让诸郎先。
    依山更带水,问舍仍求田。
    花下鹿濯濯,云门鹤翩翩。
    情怀渺何许,风月浑无边。
    尊酒何时会,醉赓云锦笺。
  • 《戴氏楼居次韵》
    山环水绕居之安,图画森列宜晚看。
    翠幕低垂爽气肃,银灯高照书声寒。
    世情颇觉眼界窄,酒量不博诗肠宽。
    湖海平生今白发,掀髯一笑倚朱阑。
  • 《七佛庵三十韵》
    春色如多情,阴云贷游瞩。
    登临不惮劳,?
    孛踤转山谷。
    石磴危欲欹,梯身进恐覆。
    松风响箫笙,花露滴巾幅。
    凿凿石齿连,盘盘山脊伏。
    初疑路不通,似觉地可缩。
    小憩林木深,大观天地育。
    旷胸凌八荒,举手决四渎。
    岁暮历险艰,时危事幽独。
    情深山水佳,兴遣杖屦复。
    七佛庵先登,一人泉可掬。
    誓将寂灭心,受此清净福。
    尘世徒喧啾,山门远荣辱。
    艰难慨诸僧,落木栖老屋。
    江水清入怀,淮山翠凝目。
    花阴覆层檐,鸟语隔幽竹。
    稽首幡幢翻,升阶路径熟。
    禅心絮沾泥,世味蜡煮粥。
    军政期严明,民风慕清穆。
    既兴杨朱悲,复动贾生哭。
    再上讲经台,仍抠御风服。
    凭高气层层,眺远山矗矗。
    石眼松络根,崖腰树飞瀑。
    一泓照须眉,两地映兰菊。
    骨蜕超尘寰,性空问机轴。
    无心云自飞,得趣景何倏。
    绿树啼白猿,青莎卧黄犊。
    川原豁而开,麻麦蔚以蓼。
    游辰风日和,行径花草馥。
    冥冥鹤归来,长笑下山麓。

猜你喜欢

  • 《幽兰咏》
    王冕王冕〔元代〕
    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
    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
    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
    空将幽意寄离骚,暮云凄堕湘皋雨。
    古怀潇洒千余年,忠义漫作虚语传。
    人间蜂蝶何翩翩?
    抚卷对花空自怜。
  •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
    虞集虞集〔元代〕
    鸾舆三顾茅庐。
    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 《二色桃花·阮郎溪上醉腮融》
    方回方回〔元代〕
    阮郎溪上醉腮融,蓦忽深红又浅红。
    料得金闺描绣样,一花成换几针茸。
  • 《送前·儒者书隐公》
    方回方回〔元代〕
    儒者书隐公,昔持浙西节。
    按一青溪令,闻者胆为裂。
    先声到江东,庶亦有旌别。
    似闻复留中,骎骎管喉舌。
    君可持我诗,叩门细自列。
    贪吏剧百巧,廉吏抱一拙。
    拙廉名弗彰,巧贪位深窃。
    何啻万蚊虻,日咂生民血。
    我老死已近,分甘粮欲绝。
    此公能荐君,长鬣幸未雪。
  • 《赠云屋瑞上人》
    方回方回〔元代〕
    名缁今已绝,见汝忽惊神。
    昔日陪三卫,多年护九宸。
    漫从鸡帻报,长与蠹编亲。
    汉幄垂前箸,秦关痛只轮。
    骤惊沦宝玉,何惜禠冠巾。
    往事怜蜗国,余生脱雁臣。
    片云聊作屋,死树自观身。
    空钵宁无食,枵囊别有珍。
    跣行千里近,冻卧八寒春。
    像喜图佳士,名虚彻贵人。
    论诗色泾渭,无俗意参辰。
    余子一时尽,高流百世新。
    公能追慧远,吾或可遗民。
    剃栉虽殊相,澄江月共真。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