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咏萍

[南北朝]刘绘

可怜池内萍,葐蒀紫复青。
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
微根无所缀,细叶讵须茎?
飘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

咏萍译文

可怜池内萍,葐蒀紫复青。

那惹人怜爱的池中的浮萍,生长茂盛而背紫又面青。

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

巧妙地在波浪中开开合合,从容地在追逐水中沉升。

微根无所缀,细叶讵须茎?

微小的根须无法连缀水底,叶片小得不用茎来支撑。

飘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

转徙无定而不知飘向何方,在水上留连如对人有情。

咏萍注解

1
萍:浮萍,又称青萍。可爱。同“氛氲”,形容池中之萍繁盛。
2
浪:指水波。
3
开合:聚散。
4
低平:犹言沉浮。
5
讵:岂。

咏萍赏析

浮萍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总有一种随水现荡的不安定感。所谓“停不安处,行无定轨”,在怀才不遇的诗人眼中,便往往成了身世飘泊的象征物。但倘若是在阳光璀璨的晴日,心境又畅悦无翳,再伫立池边观赏那清波绿萍,人们就会发现:浮萍也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好风神。建安诗人曹丕《秋胡行》(其二),就歌咏过它“寄身清波,随风靡倾”的倩姿;晋人夏侯湛,也赞叹过它“散圆叶以舒形,发翠绿以含缥”的容色(《浮萍赋》)。在“词美英净”的永明诗人刘绘笔下,它又是怎样一种风情?

刘绘咏萍的开笔,便沾满了喜悦、赞美之情:“可怜池内萍,葐蒀紫复青。”“可怜”即“可爱”。不过,在“可爱”之中,似乎还含有几分惹人怜顾的柔弱之态。这便使诗人笔下的池萍,增添了某种情感色彩。“葐蒀”亦作“氛氲”,本为烟气纷纭之貌。这里用来为浮萍着色,表现青中带紫的萍叶,在清波澹淡之中,恍有青紫之气升腾,可以说是把色彩写活了。接着的“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两句,则进一步表现浮萍的动态之美。“池”中自然不会有沸涌翻滚的大浪;这“浪”之轻细,当如风中之花的绽放和收合一样几无声息。而绿萍,就站在这样的细浪轻波上飘舞,身姿何其轻巧!当池波终于静息之时,浮萍则轻轻从水波高处滑行而下,转眼间已在一平如镜的水面上凝立,又显得何等娴雅。这两句描摹浮萍在水中飘、立、动、静之态,简直如翩翩少女的轻巧舞姿,表现了极为动人的韵致。

浮萍在诗人眼中,似乎一度幻作了飘舞于水波之上的绿衣少女。但当诗人从幻觉中清醒,它便又成了静浮于水面的绿萍。人们常常遗憾于浮萍的“无根”,似乎嫌它“轻浮”了些;而且叶圆而细小,又无清莲那婷婷直立的叶茎,当然更显得缺少“操守”了。故夏侯湛在赞叹之余,又有“浮轻善移,势危易荡”之语,隐隐表达了对它的贬斥之意。至于杜恕《笃论》,对它就更不客气了:“夫萍与菱之浮,相似也。菱植根,萍随波。是以尧舜叹巧言乱德,仲尼恶紫之夺朱”——如此抑萍而扬菱,小小的浮萍,简直就成了“乱德”之小人。刘绘对于前人的这类非议,大约并不赞同。故接着两句,似乎是在为浮萍鸣不平了:“微根无所缀,细叶讵须茎?”意思是说:浮萍看似“无根”,其实还是有根的呵,只是因为太微小,你叫它怎样连缀池底?萍之无茎,好像是一种缺憾;但对它自身来说,那萍叶本就细小,又何须非得有茎?这两句做的是“翻案”文章,但妙在不露声色,正与全诗清淡秀蕴的基调相谐。读者从中听到的,只是一声饱含怜惜之情的轻微叹息。最后的结句,正顺着诗人的这一怜惜之情,又将眼前的浮萍幻化了:“飘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这美好的浮萍,正如孤身无依的少女,其飘泊不定的前途,是很难预测的。而今,她就在诗人身边留连、徘徊,充满了依依之情,仿佛在诉说不忍离去的思念,抑或是飘迹无踪的凄苦。此情此景,与前文“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的美丽轻巧形象,交相叠合,不免令读者对这楚楚可人的绿萍,油然生出深切的爱怜和忧悯。而诗人则似乎是在用整个身心呼唤:可爱又可怜的浮萍,再莫要过那飘泊难测的生涯!请就在这清波绿池之中,寄托你风姿美好的青春。

与同时代的诗人谢朓、范云、沈约相比,刘绘所擅长的是文辞。“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钟嵘《诗品》评王融、刘绘语)。往往辞采稍丽而情致嫌浅。故在当时,刘绘虽称“后进领袖”、“丽雅有风”(《南史》),而传世诗作却不多。不过,当其感受真切之时,笔端亦有深情蕴蓄。这首《咏萍诗》,于动、静、真、幻之中,写浮萍楚楚可怜之态。清逸秀出,摇曳生情,不失为一首颇具情趣的咏物好诗。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绘

刘绘[南北朝]

刘绘(四五八至五o二)字士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聪警有文义,善隶书。齐高帝以为录事典笔翰,为大司马从事中郎。中兴二年,卒。年四十五。绘撰《能书人名》,自云善飞白,言论之际,颇好矜诩。

  • 《咏萍》
    可怜池内萍,葐蒀紫复青。
    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
    微根无所缀,细叶讵须茎?
    飘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
  • 《初春简喻大定之》
    凌旦寻春处,莫言花未开。
    仙人碧玉馆,艳女紫云台。
    一醉连歌去,千金买笑回。
    风光已相待,数遣晓莺催。
  • 《送王经历之羽林》
    君不见玉关连日羽书飞,为报骄胡不解围。
    云沙压塞迷宣府,烽火连营照武威。
    将军折节延筹策,谋客盱衡论握机。
    旌旆摇摇出凤京,日光尘色壮君行。
    玄月飞霜开玉帐,黑山乘月动金钲。
    长驱已见嫖姚将,画计今传阮瑀名。
    少年我重孙吴略,常忆临戎度沙漠。
    跃马生禽老上归,弯弓仰射旄头落。
    只今送君气转腾,始觉雄心未销铄。
    我有龙文宝剑名,湛卢欲得单于颈血涂。
    雪花片片未曾试,把君仗之西击胡。
    男儿立功岂必上麟阁,不报君仇非丈夫。
  • 《丽人·秦姬小字杜兰香》
    秦姬小字杜兰香,春艳妆成照杏梁。
    笑点山樱初摘绛,颦含翠羽半分黄。
    飞裙怕看蝉腰折,转扇惊闻凤曲长。
    指下慵弹碧玉调,眼前不见侍中郎。
  • 《春夜省内寓直》
    月转周庐映宿光,烟飘汉署引仙郎。
    初披御府黄门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窗前钟报知长乐,户外铃悬是建章。
    银浦初飞披南馆,羽林宿卫周庐满。
    司隶陈兵入禁齐,相君留对归家晚。
    珠箔高褰动阁铃,金钥乍悬传漏板。
    虎观氤氲云半遮,龙池呜咽水全斜。
    澹澹碧天遥度雁,盈盈宫树暗藏鸦。
    露滴天街应軃柳,风回上苑想飞花。
    丞郎清切连华屋,夜深尚剪芸窗烛。
    起草谁为谏猎章,抽毫并和阳春曲。
    天长地久颂尧年,万国欢腾侍御筵。
    共道《韶》音博士奏,还闻珍膳大官传。
    惭愧小臣空食禄,明朝宴会赐金钱。

猜你喜欢

  • 《祥光寺·山寺藏遗刻》
    朱京朱京〔南北朝〕
    山寺藏遗刻,尘埃字半昏。
    空挥岘首泪,谁起谢公门。
    白石千年像,苍头五世孙。
    他年想陈迹,卜筑向云根。
  • 《咏画屏风诗·三危上凤翼》
    庾信庾信〔南北朝〕
    三危上凤翼。
    九坂度龙鳞。
    路高山里树。
    云低马上人。
    悬岩泉溜响。
    深谷鸟声春。
    住马来相问。
    应知有姓秦。
  • 《长安道·辇道乘双阙》
    徐陵徐陵〔南北朝〕
    辇道乘双阙。
    豪雄被五都。
    横桥象天汉。
    法驾应坤图。
    韩康卖良药。
    董偃鬻明珠。
    喧喧拥车骑。
    非但执金吾。
  •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
    谢灵运谢灵运〔南北朝〕
    羁苦孰云慰。
    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
    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
    彷佛含嚬容。
    遨游碧沙渚。
    游衍丹山峯。
  • 《山斋诗·玲珑绕竹涧》
    萧纲萧纲〔南北朝〕
    玲珑绕竹涧,间关通槿藩。
    缺岸新成浦,危石久为门。
    北荣下飞桂,南柯吟夜猿。
    暮流澄锦碛,晨冰照彩鸾。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