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午日处州禁竞渡译文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午日处州禁竞渡注解

1
瓯江:浙江东南部的一条江,流经丽水,至温州入海。

午日处州禁竞渡背景

  万历十九年(1591),作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击宰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因而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二十年(1592)调任浙江遂昌知县,颇多善政,并有诗作讽刺朝政,关心民间疾苦。

午日处州禁竞渡赏析

《午日处州禁竞渡》,主要是面对赛龙舟的情景,而生出对屈原的怀念。

汤显祖此诗写禁止竞渡,别具一格。但是,需要强调,汤显祖对屈原不是不尊敬。汤显祖歌咏屈原的诗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据载,竞渡起于唐代,至宋代已相当盛行,明清时其风气更加强劲,从竞渡的准备到结束,历时一月,龙舟最长的十一丈,最短的也有七丈五,船上用各色绸绢装饰一新,划船选手从各地渔家挑选。汤显祖认为,这样的场面过于豪华,因此诗中加以表露。从诗中可见:一个清廉的地方父母官,是何等爱护百姓的人力财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汤显祖

汤显祖[明代]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 《江宿》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 《皂罗袍》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晖过太常博士宅》
    太常东署中,五年足栖集。
    南风多爽昪,春梅未湫湿。
    儿子此生成,琴书此敦习。
    逼迫徙詹事,后者来何急。
    出门别井灶,致词如欲泣。
    临去几回首,向后恒过入。
    昔作主人居,今向宾阶揖。
    已悲题字灭,稍呀新堂葺。
    触迹有思存,循年真怅悒。
    旧隶犹瞻叩,比邻都问及。
    坐深难可留,檐庭去犹立。
    百年浑似此,前人互通执。
    弱心诚自嗤,怀来非可戢。

猜你喜欢

  • 《杂诗(五首)》
    王廷陈王廷陈〔明代〕
    中园种桃李,不言下成蹊。
    凝霜被原野,零落愁安归。
    盛年有销铄,穷达在一时。
    便嬛途路子,俯仰乍荣辉。
    夸名何足赖,怨毒常苦滋。
    灵龟欢在涂,雄鸡惮为牺。
    膏火忌自煎,斯言诚可悲。
    ¤
  • 《暮岭归樵图》
    祝允明祝允明〔明代〕
    吴山岭头风萧萧,吴山落日红抹腰。
    蜿蜒鸟道自能认,只在山中非市朝。
    烧薪暖酒换鱼煮,五十行歌气如虎。
    朱翁侧足金马门,吾侬未舍无媒路。
  • 《弄玉篇》
    韩邦靖韩邦靖〔明代〕
    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
    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为桥。
    千春翠树玄霜落,九夏洪厓紫雪飘。
    桃花零乱常迷路,彩凤翩翩不易招。
    十年不得青鸾信,一旦还吹碧玉箫。
    窗前度曲通真诀,灶下修丹悟浪烧。
    飘飘翠袖空中举,白日于飞作仙侣。
    骑鹤双双阆苑来,乘虬两两天台去。
    缑山初月似梳明,洛水清波杂佩声。
    云车并驾朝王母,霞帐联丝伴许琼。
    人间沧海尘将满,天上朱桃果未成。
    弱水圜州三万里,方壶绝顶九千坪。
    飞去飞来烟雾里,为雨为云朝暮行。
    翡翠兰苕不独栖,玉杯金案学齐眉。
    岂知宝殿嫦娥怨,翻笑银河织女思。
    同是神仙不同乐,掩泪年年伤寂寞。
    玉指终朝虚度机,金圭往岁空餐药。
    不如且斫潇湘竹,相随共奏鸾凰乐。
  • 《赋得剑并送汤宪副》
    〔明代〕
    宝剑曾留此,千年尚有名。
    星辰片云识,风雨半江生。
    炼想古人迹,功知烈士成。
    张华在当路,宁使久延平。
  • 《杂体(二首)》
    宋濂宋濂〔明代〕
    英英匣中剑,三尺秋水明。
    上有七星文,时作龙夜鸣。
    铸此双雌雄,云是欧冶生。
    鹈膏久不施,绣涩玄痂成。
    愿借赤凤雏,衔上白玉京。
    为国斩佞臣,坐见泰阶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