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灵隐寺

[唐代]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译文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飞来峰山高陡峻,草木葱茏,寺中殿宇肃穆寥落。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中秋时节寺中桂花飘落,佛香冉冉好似飘向天外的云雾。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剖开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山花迎着薄霜开得更旺,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年轻的时候爱好远处奇异美景,可以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漫步踏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展开
收起

灵隐寺注解

1
鹫岭:本是印度灵鹫山,这儿借指灵隐寺前的飞来峰。
2
岧峣:山高而陡峻的样子。
3
龙宫:泛指灵隐寺中的殿宇。
4
浙江潮:杭州的钱塘江又称浙江,故而浙江潮就是指钱塘江潮。
5
桂子:即桂花。
6
扪萝:攀援藤萝。扪,持、执。
7
登塔远:攀登远处的古塔。
8
刳:剖开。
9
取泉遥:到远处去取水。
10
更发:(开得)更加旺盛。
11
凋:凋落。
12
夙龄:年轻的时候。
13
尚:喜欢。
14
遐:远。
15
异:奇异的美景、胜地。
16
搜:寻求。
17
涤:洗涤。尘世间的烦恼和喧嚣。
18
石桥:指天台著名的风景石梁飞瀑。
展开
收起

灵隐寺背景

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宋之问贬为越州长史,离京赴越。这首《灵隐寺》是他途中经过杭州,游灵隐寺时所作。

灵隐寺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秋天登灵隐寺所见的幽美、清秀的景色,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寻胜、猎奇的人生志趣。

第一联“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是说静穆的寺院座落在高峻葱郁的飞来峰山麓,更显得庄严清寂。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指灵隐山的北高峰即飞来峰。“鹫岭”“龙宫”,连用两个典故,上下对得精切自然,神话色彩浓郁,引人浮想联翩。排律首联一般不对偶,而这里对得流走自然,给读者以整齐和谐的美感。

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上句写的是远景,海上日出,光芒四射,红霞满天。下句写的是近景,江潮澎湃,白浪滔滔。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胸怀,壮人豪情,怡人心境,这两句以工整的对仗和壮观的景色成为千古流芳的佳句。这里的字句并不奇异,辞藻也不繁富,然而却能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第三联“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子:桂树的种子。桂树开花不结子。天竺桂结子。传说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高气爽时节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降落,称为桂子。天香:祭神的香。月宫桂子撒落下来,纷纷扬扬,异响阵阵;龙宫中的香烟袅袅升起,直入云天,上下交织成一个清幽空灵之境。这联诗借用神话传说表现了灵隐寺声色香怡人的特色。

最后一联“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是写诗人的幻觉,他已经沉醉了,误把灵隐当作天台,竟有点飘飘欲仙了。天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石桥传说是神仙所居之处,“汉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女子,留半年求归,抵家已七世矣。”诗中暗寓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以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赞叹灵隐寺地势山水环境的优胜,简直可以和天台媲美。

全诗在诗人想象的游览情景中结束,构思新颖,且以诗人对另一佛教胜景的向往, 反衬出在灵隐寺游览时的意犹未尽,还带有一些出世归隐的向往。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宋之问

宋之问[唐代]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 《渡江汉》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下山歌》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 《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 《送赵司马赴蜀州》
    饯子西南望,烟绵剑道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职拜舆方远,仙成履会归。
    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

猜你喜欢

  • 《箫》
    李峤李峤〔唐代〕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
    ,。
  •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李煜李煜〔唐代〕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月,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 《巴陵赠贾舍人》
    李白李白〔唐代〕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 《晚泊·帆湿去悠悠》
    杜牧杜牧〔唐代〕
    帆湿去悠悠,停桡宿渡头。
    乱烟迷野岸,独鸟出中流。
    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
    傥无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 《南游·凄凉怀古意》
    郑谷郑谷〔唐代〕
    凄凉怀古意,湘浦吊灵均。
    故国经新岁,扁舟寄病身。
    山城多晓瘴,泽国少晴春。
    渐远无相识,青梅独向人。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