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天作

[先秦]佚名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天作译文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上天造就岐山高,大王开始来开荒。百姓在此盖新房,文王让民享安康。民众奔往岐山旁,岐山大道坦荡荡。子孙永保这地方。

天作注解

1
作:生,造就。
2
高山:指岐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
3
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
4
荒:开荒垦田。
5
作:治理。一说始。
6
康:安康。
7
徂:往,指百姓来归附。
8
夷:平坦易通。
9
行:道路。
10
保:守住。
展开
收起

天作赏析

对于周人来说,岐山是一圣地:“周之兴也,鸑鷟(yuè zhuó即凤凰)鸣于岐山。”(《国语·周语》)周人一系传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去豳,度漆、沮。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史记·周本纪》)古公之前,后稷、公刘二位也是功勋卓著,《国语》之所以取岐山为周人兴起的圣地,似是极度推崇古公之仁,从上引文可见,古公不仅仁爱本族,而且推仁爱于一再侵犯于己的异族,自然更是难能可贵,因而也更具备后世儒家所定的圣人品格。

《天作》是周颂中少有的提及具体地点的作品(另一篇是《潜》),它写出了岐山。《毛诗序》说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诗集传》则指为“祭大王之诗”,都认为祭祀的对象是人。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季明德语,认为是“岐山之祭”,即《天作》的祭祀对象是岐山。其实,岐山是古公至文王历代周主开创经营的根据地,其后的伐商灭纣便是在此积蓄了力量。《天作》这首诗,应该既是祭圣地,同时又是祭开创经营圣地的贤明君主的。由于岐山之业为古公开创,而文王后来由此迁都于丰,故《天作》应是在岐山对古公至文王历代君主进行祭祀的诗。至于行祭之人,则非文王的继承人武王莫属。

“天作高山”,强调上天赐予岐山这块圣地。周人重视天赐,视为吉祥,连婚娶亦是如此:“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大雅·大明》)天赐岐山之后,在这根据地上积蓄力量尚须人为,诗中便主要写这一过程。之所以仅取大王、文王二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是岐山九世周主最杰出的代表。灭商虽然完成于武王,但文王之时已显示出周将代商的必然趋势,纣王囚文王于羑里,只能延缓而无法阻遏这一历史发展。岐山圣地经营到文王之世,已为武王积蓄了足以灭商的雄厚实力,包括姜尚这样足以辅成伟业的贤臣。“岐有夷之行”,分明是先王开创的一条通向胜利之路。

将对圣地、圣人的歌颂融为一体,着力描写积蓄力量的进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天作》一诗,便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短短七句,有如此艺术效果,可见诗歌作者的非凡手笔。

展开
收起
  •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猜你喜欢

  • 《子产坏晋馆垣》
    左丘明左丘明〔先秦〕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
    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
    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
    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
    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
    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
    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
    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
    百官之属各展其物;
    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
    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宾至如归,无宁灾患;
    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盗贼公行。
    而天疠不戒。
    宾见无时,命不可知。
    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
    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
    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
    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  文伯复命。
    赵文子曰:
    “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
    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
    “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
    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
    《诗》曰:
    ‘辞之辑矣,民之协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其知之矣。
  • 《原壤歌》
    佚名佚名〔先秦〕
    貍首之斑然。
    执女手之卷然。
  • 《相和歌》
    先秦无名〔先秦〕
    嗟来桑户乎。
    嗟来桑户乎。
    而已反其真。
    而我犹为人猗。
  • 《佹诗》
    佚名佚名〔先秦〕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
    列星陨坠。
    旦暮晦盲。
    幽暗登昭。
    日月下藏。
    公正无私。
    反见纵横。
    志爱公利。
    得楼疏堂。
    无私罪人。
    憼革二兵。
    道德纯备。
    谗口将将。
    仁人绌约。
    敖暴擅强。
    天下幽险。
    失世英龟龙为蝘蜓。
    鸱枭为凤凰。
    比干见刳。
    孔子拘匡。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
    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
    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
    暗乎天下之晦盲也。
    皓天不复。
    忧无疆也。
    千秋必反。
    古之常也。
    弟子勉学。
    天不忘也。
    圣人共手。
    时几将矣。
    念彼远方。
    何其塞矣。
    仁人绌约。
    暴人衍矣。
    忠臣危殆。
    谗人般矣。
    琁玉瑶珠。
    不知佩也。
    杂布与锦。
    不知异也。
    闾娵子奢。
    莫之媒也。
    嫫母力父。
    是之喜也。
    以盲为明。
    以聋为聪。
    以危为安。
    以吉为凶。
    呜呼上天。
    曷维其同。
  • 《鼓钟》
    诗经诗经〔先秦〕
    鼓钟将将,淮谁汤汤,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喈喈,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婤。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