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玉楼春

[宋代]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
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
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玉楼春译文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杨柳无情,争相送别为那般。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杏花红处,遮去青山一片青。山路远,行人山下歇驿站。相去远,今宵谁能与我伴,唯有寂寞、孤馆与明月。

玉楼春注解

1
芳菲节:花草飘香的季节,指春季。
2
相间发:先后连续不断地开花。
3
游丝:蜘蛛和青虫之类的昆虫所吐之丝,被风吹到空中,成为游丝。古有折柳送别之俗,故云。
4
馆:驿馆。

玉楼春赏析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上片写洛阳春季花柳盛开的洛阳这之春,并以柳丝萦牵喻难舍之情。离别的时候正值花草芳香的洛阳之春,浓艳的、清香的,相继开花争妍。接下来写忍离别之情。词人拈出两个象征依恋和离别的意向,“游丝”、“垂柳”,并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用一“苦”一“争”,写离别之人对洛阳及送行者依依不舍的深情。

下片设想离开洛阳所经之处的风景及旅途之状,进一步渲染离情。“杏花”二句为远望所见之景,放眼望去,离开洛阳要经过的青山缺口之处,红杏似火,一路行人或行或歇。词人也即将加入这行人的队伍,他不由得想象着离开满是好友和知交的洛阳后的寂寞旅程,那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一路之上,又会有谁相随呢?陪伴自己的,恐怕只有寂寥孤馆的那一轮明月吧。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 《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 《采桑子》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猜你喜欢

  • 《炙背俯晴轩诗》
    楼钥楼钥〔宋代〕
    炙背情方适,融霜日正暾。
    何妨凭曲几,相与俯晴轩。
    爱景欣亭午,闲身得负暄。
    映檐成白醉,挟纩谢奇温。
    岂止宽寒色,犹思奉至尊。
    桃花满肌骨,佳句忆王孙。
  • 《赠贾黄中》
    李昉〔宋代〕
    七岁神童古所难,贾家门户有衣冠。
    十人科第排头上,五部经书诵舌端。
    见榜不知名字贵,登筵未识管弦欢。
    从今稳上青云去,万里谁能测羽翰。
  • 《题方处士卷尾》
    郭祥正郭祥正〔宋代〕
    子陵独往已千年,处士重来把一竿。
    治乱不同非我计,文章聊许后人看。
    璞中美玉谁雕琢,潭底神龙会屈盘。
    七世有孙方遇主,风流长在泻惊湍。
  • 《偈颂二十五首》
    释如净〔宋代〕
    灵云见处桃花开,天童见处桃花落。
    桃花开,春风催。
    桃花落,春风恶。
    春风恶,桃花跃浪生头角。
  • 《阮郎归·清明寒食不多时》
    马子严〔宋代〕
    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